"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应有的专业行为,伴随课程游戏化建设的纵深推进,教师观察能力逐步提升,但仍面临如何从“看见发现到解读分析并做出专业判断”的普遍瓶颈。
为了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观察能力,2023年10月18日,“基于观察的课程实施”市级研训活动在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港区幼儿园开展。此次活动由太仓市幼教教研员张丹老师组织与主持,特邀读懂儿童教育研究院张乐凯导师,对优秀游戏案例的撰写进行引领指导。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有太仓市各幼教中心业务主任、业务园长以及课程实施实践小组成员。
首先,张老师介绍了如何“基于观察评价”撰写优秀案例。幼儿的兴趣点是有共性可循的,我们希望借助案例提升教师的教育观,促进教师日常中的再观察、再发现。案例是课程的储备,借由案例库,提升教师的教学法。
以《摘枣》案例为例子,带领大家思考了几个问题:1.是否体现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恰恰是教师没做什么,给到幼儿自主的空间,体现她的教育观。2.是否体现教师的支持和引导?这个案例哪来的呢?——教师的观察、孩子的材料哪来的呢?——教师的支持。3.是否体现儿童游戏和学习的过程?幼儿摘枣,体现游戏过程;幼儿尝试了很多次,体现学习过程。
随后,张老师梳理了好案例的核心标准:1.体现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2.教师的支持和引导适宜、有效;3.真实体现儿童游戏与学习的过程;紧接着,下午的培训培训开展了实操练习。分别是细节描述:材料选择,操作方式,儿童语言为重点的实训和围绕具体主题的案例撰写。最后,张老师与参与教师进行了现场互动,一对一答疑解惑,为案例的后续推进提供了宝贵建议。
通过今天的学习和现场互动,后续实践中老师在撰写观察案例的时候要做到心中要有目标,眼中有孩子,主动观察,有重点的观察,激发教师在观察活动中的自我觉察,进而体验专业观察的有趣和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