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教育单位承担研究的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中小学教研课题学期汇报表
( 2023 — 2024 年学年度第 一 学期)
课题名称 |
基于劳动实践场构建“乡韵田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
课题编号 |
2021/X/02/037/03 |
承担单位 |
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时思幼儿园 |
立项时间 |
2022.1 |
主 持 人 |
沈玲群、张文 |
联系电话 |
13814585839 |
E-mail |
617116696@qq.com |
课题级别 (打“√”选择) |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
国家级 |
|
省级 |
|
市级 |
√ |
规划 课题 |
√ |
教研 课题 |
|
重点 课题 |
|
立项 课题 |
√ |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
课题名称 变更为 |
|
完成时间 延期至 |
|
主持人 变更为 |
|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
|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
本学期将研究落脚在现场,围绕“基于劳动实践场的活动实施策略”为主题,发现劳动实践场活动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探索从“发现学习”到“有效支持”的劳动实践场活动实施策略。 2023年9月主题:立于劳动实践场,链接幼儿关键经验,预设可开展活动 内容:对照《指南》目标,进一步挖掘“种植园”实践场的资源;在沉浸式寻找资源的过程中,拓展教师资源开发的能力,探寻“资源——发展”的资源开发模式,链接幼儿关键经验,预设可开展的活动。 2023年10月主题:链接幼儿经验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内容:分享课程实施进展,梳理课程实施路径,完成幼儿学习领域经验梳理图,思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涉及哪些领域的学习?幼儿的经验在哪里,涉及哪些新经验? 2023年11月主题:聚焦种植园活动,优化师幼互动 借助案例,分析幼儿遇到的挑战及教师的支持,梳理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 各班分享自己班级课程实施中幼儿遇到的挑战以及教师是如何支持幼儿下一步活动的,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2023年12月主题:发挥资源价值,回归幼儿游戏 跟进幼儿在种植园与饲养区的活动,解决如何让全体幼儿在劳动实践场开展活动的问题;根据活动开展情况,梳理幼儿在劳动实践场开展的活动清单。本月还进行了课题中期汇报。
|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
1.劳动能力评估检核表 2.《种植园、饲养区劳动实践场活动实施清单》 3.各班的主题课程 4.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5.四篇论文在苏州市教育学会、江苏省行知杯评比中获奖
|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存在问题: 1. 对“三圈”的概念界定有些含糊不清晰,目前活动较多的是利用了“一里圈”资源,即幼儿园内外一公里的自然资源,对于“一网圈”资源、“一能圈”资源利用得不够。 2. 本课题的亮点是“劳动实践场”,现只有户外劳动实践场,室内加工实践场,思考还有哪些是通过劳动的,让幼儿活动发展的。 3. 课题是基于劳动实践场构建“乡韵田园”课程的实践研究,落脚点在课程上,课程框架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比较薄弱。 改进措施: 1. 对“三圈资源”进行明确的解释和梳理,形成课程资源网络。 2.突出“劳动实践场”的价值,丰富“劳动劳动实践场”的活动,如除了户外的劳动实践场、加工实践场外,还可以增设“劳动成果转化场”,让幼儿种好了,做美食,然后售卖,也是一体的活动。 3.课程目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要更加聚焦具有操作性,评价重点围绕“劳动能力、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展开。通过调查的形式,原来幼儿的能力水平是怎样的,经历劳动实践场的研究,孩子的能力的得到了哪些发展。
|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
1.对“乡韵田园”课程框架,围绕“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要重新进行梳理。 2.根据研究修改并完善“乡韵田园”课程方案:针对目标体系、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进行详细研讨。 3.围绕“劳动实践场”对幼儿劳动能力提升进行研究,围绕“四季”“节气”等开展课程研究,在一个劳动活动中小中大各年龄段到达的一个能力表现。 4.进一步梳理“一里圈”“一网圈”“一能圈”资源,结合相关资源开展活动,收集课程内容,汇总课程集。 5.邀请省市专家进行指导,同时继续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相关的学习,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继续优化课程结构;开展课题研究的联动,对研究经验进行共享与内化提升。
|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县市(区)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
课题立项部门意见 |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