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基于问题: 园部——“乐·构”园本特色不凸显,教师人员流动等原因导致先前的主题建构游戏研究成果没有很好运用,园部建构课程顶层设计的建设不到位。 教师——教师自身的建构素养和技能不足,主题建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意识薄弱。 幼儿——幼儿建构游戏技能重复单一、不深入,幼儿建构经验没有得到发展。 基于目前班级建构区域现状: 环境:班级建构区环境大同小异,看不出建构特色、缺乏氛围感。 材料:提供的材料局限于单元积木、简单的辅材(纸筒、KT板……)。 主题建构游戏:主题仅体现在搭建的内容,辐射到的幼儿也比较少。 基于发展需求: ⑴主题建构游戏课程发展需求:基于课程游戏化理念下,链接主题建构游戏课程与幼儿经验,丰富园本课程内容,凸显“乐·构”园本特色。 ⑵教师自身发展需求:提高教师从幼儿成长需要出发设计与组织主题建构游戏活动的能力,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式提升。 ⑶幼儿能力发展需求:链接《指南》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发展。 改进措施: 班级主题建构场:包含建构场地和建构场景,班级主题建构场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进人场地,自主结伴、选择材料进行活动,作为更大的空间区域、真实的主题建构场景,建构场更好地支持了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发展,主题建构场能够将更多的孩子卷入到游戏场中,引发和支持幼儿以多种方式自主地进行持续的、较为深入的探究活动,达成学习方式由被动转向自主。 为了切实发挥研究的时效性,帮助教师真实的解决问题,提出班级主题建构场这一比较新颖的观点,本学期我们希望将班级的建构区打造建设成主题建构场,将其作为建构游戏课程实践的主阵地,对现有的主题建构游戏进行架构与实践,从空间、环境到材料不断开发场馆,促进幼儿经验的衔接与生长。 基于此,本学期将园本研修的主题聚焦于《指向儿童经验生长的班级主题建构场建设》,为了帮助教师更有抓手,通过学习《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区域成果《幼儿园环境建设指导意见》等理论成果,进一步厘清主题建构场的关键要素,指向性提炼适宜主题建构场建设的指导要点初步形成指导手册,试点班级聚焦班级建构区建设主题建构场,其余班级围绕环境、材料进行班级建构资源建设。在此过程中,及时的帮助教师梳理班级主题建构场的建设案例,梳理有效策略及途径,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