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要打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团队就要从建立校园内部的管理机制入手。学校管理机 制有它本身的内在性、客观性、动态发展性和系统性,学校的管理机制又是由三大机制和七大部分组成的。本文将 针对学校管理机制的系统化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并且根据学校管理机制实际提出相应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学校管理机制有三大机制:动力机制的构成是由目标系统的带动和文化系统的内驱力来推动的;运行机制的构成 是由组织机构系统与规划模拟系统和决策综合系统来同步实施、同步实现的; 约束机制的构成是由制度服务系统、教师学生校园评价系统和师资水平检测系 统来确定的。七大部分则是指:学校目 标系统部分,学校规划系统部分,学校文化系统部分,学校组织架构系统部分,学校规章制度系统部分,学校决策系统 部分,学校综合评价系统部分。因此,对学校管理机制系统化的研究,要紧密结合这三大机制和七大部分来进行开展 和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校 管理机制中对教师管理、对校园发展、 对学生要求的综合因素判断和思考。
一、系统思考,结构化构建
想要高效地构建学校管理机制,校园领导和教师便要放宽自己的视野,从 校园、从年级、从教育行业等方面进行 全方位的思考和判断,要立足于学校管 理的大局和大趋势进行分析和构建。这 样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学校管理机制在确 定之后的正常运行。在进行思考和构建 的同时,还要注意学校各部门要合理分 工,要有节奏、有效率地完成各项事务,不得拖沓。很多学校因为拖沓的节奏和 校领导机构懒散的作风等原因,导致学 校管理机制运行模式存在很大的漏洞,这样对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利益保障 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在行政模式 的具体表现中,要重点突出制定和发布 落实各项工作的计划方案,要指定专人 负责学校的各项制度完整落地,并且监 督整个进程的发展和推进。各个职能部
门要尽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学 校领导机构可以采用“绩效评估”的方 式来加强对各个职能部门竞争力和工作 能力的评估,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不劳不得”的方式对其工作效率进行鞭 策和鼓励,有效地促进学校管理机制系 统的结构化。但是在行政部门中,其优 势和缺点都非常明显。优势就是行政部 门人手较多,对校园任何事情上手都比 较快,而且推进的速度较快,完成的质 量较高。缺点就是,在涉及一些规章制 度或者学校管理机制落实等方面,由于 尚存在一些教条化的内容和僵化的理论 概念,很容易让教师和学生反感,以至 于很多行政部门必须要通过校领导出面 或者协调才能实现最终想要的工作成 效。为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就需要行 政部门在学校管理机制构建方向上进行 摸排,在落实的过程中,尽量对各级人 员进行宣导和教育,以此来最大程度推 进工作进度。
二、实践和改进相结合
在进行学校管理机制设计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符合科学 性和管理方向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 能保证管理机制的有效实施和顺利发 展。学校管理机制面向的是所有人,不 仅仅是学生或者教师,因此在设计的时 候更要认真分析。但是一些学校为了加 快步伐,达到学校管理机制的形成,便 会出现操之过急的现象,如“一次成型、 一蹴而就、一步登天”的想法蔓延在很 多学校领导的脑海中。但是在这里要强 调的是,学校管理机制是不尽相同的, 虽然从表面来看都较为相似,但实施起 来却不见得都可以套用。因此,还需要
从自身找原因,从自己的环境下工夫,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设计和编排。例 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遵守“自下 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的原则,并且要 依托实践和改进相结合的理念来进行设 计。同时要让每一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 量,深度参与,这样有助于汇聚各方面 的信息和思路,对学校管理机制的构建 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学校可以将新设 计的方案和之前的方案进行对比,然后 选取旧方案中值得圈点的部分,融入到 新方案里;同样,新方案中实施起来较 为困难的部分,也可以结合旧方案的实 施方法进行改进。在这样新旧理念相互 融合、多人参与共同商讨的环境中,学校管理机制的系统性将会越来越完善, 越来越成熟。
综上所述,想要高效推进学校管理 机制,需要结合学校管理机制中的“三 大机制和七大部分”来进行分析,并且 重点针对某一个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和 设计,保证其高度的可行性和可发展性。
参考文献:
[1] 付弘林 . 建章立制抓规范 精细管理促 发展 [J]. 管理观察 ,2018(30):10-11.
[2] 李国华 . 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时效性的研 究 [A]. 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 编(第七卷) [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 育科学研究所 ,2018:5.
本文系 2017 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 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GS[2017]GHB0049) 结 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