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舟舟:上次我们有这样一个困惑,到底学校的管理机制涵盖哪些内容,我们如何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我找到了一个关于学校管理机制的一些概念界定和内容。 学校管理机制的构成 一、学校管理机制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组织的结构为基础,由若干子机制有机组合而成的。 例如,依据经济规律,会形成相应的利益驱动机制;依据社会和心理规律,会形成相应的社会推动机制。管理机制的自动作用,是严格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施加于管理对象的。违反客观规律的管理行为,必然受到管理机制的惩罚。 二、学校管理机制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 一个组织的管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组织功能与目标; 组织的基本构成方式; 组织结构; 环境结构。 三、学校管理机制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 管理机制主要表现为这三大机制。 1.运行机制是指组织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其本身还具有普遍性。 2.动力机制是指管理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机理。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利益驱动是社会组织动力机制中最基本的力量,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例如:在一个企业中,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员工为了"多得"而"多劳"政令推动是由社会规律决定的。例如:管理者通过下达命令等方式,要求员工完成工作社会心理推动是由社会与心理规律决定的。例如:管理者通过对员工进行人生观教育,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3.约束机制是指对管理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约束因素。 权力约束既要利用权力对系统运行进行约束,又要对权力的拥有与运用进行约束利益约束既要以物质利益为手段,对运行过程施加影响,又要对运行过程中的利益因素加以约束责任约束指通过明确相关系统及人员的责任,来限定或修正系统的行为社会心理约束指运用教育、激励和社会舆论、道德与价值观等手段,对管理者及有关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 李舟舟:我还找到了一篇论文中也提到了学校管理机制的三大机制,以及包含的七大部分。 学校管理机制有三大机制:动力机制的构成是由目标系统的带动和文化系统的内驱力来推动的;运行机制的构成是由组织机构系统与规划模拟系统和决策综合系统来同步实施、同步实现的;约束机制的构成是由制度服务系统、教师学生校园评价系统和师资水平检测系统来确定的。七大部分则是指:学校目标系统部分,学校规划系统部分,学校文化系统部分,学校组织架构系统部分,学校规章制度系统部分,学校决策系统部分,学校综合评价系统部分。因此,对学校管理机制系统化的研究,要紧密结合这三大机制和七大部分来进行开展和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校管理机制中对教师管理、对校园发展、对学生要求的综合因素判断和思考。 杨志洁:学校的管理机制中的动力机制有目标系统的带动和文化系统的内驱力来推动,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目标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不管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工作要求,都必须明确一定的目标,而且不同的目标之间有联系,有层次性,有系统性,这样才能使幼儿园的管理更为系统化。对于文化系统的理解,我认为我们小太阳幼儿园的文化理念是阳光文化,我们这个课题其实也正好与我们的阳光文化相联系,我们的保育团队的建立需要我们文化内驱力来推动。所以在我们管理机制中所包含的一些内容中,不能忽略掉文化理念这一方面。 陆微:运行机制的构成是由组织机构系统与规划模拟系统和决策综合系统来同步实施、同步实现的。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遵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的原则,并且要依托实践和改进相结合的理念来进行设计。同时要让每一个人都贡献自己的力量,深度参与,这样有助于汇聚各方面的信息和思路,对学校管理机制的构建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学校可以将新设计的方案和之前的方案进行对比,然后选取旧方案中值得圈点的部分,融入到新方案里;同样,新方案中实施起来较为困难的部分,也可以结合旧方案的实施方法进行改进。在这样新旧理念相互融合、多人参与共同商讨的环境中,学校管理机制的系统性将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成熟。 闻晴洁:动力机制中有利益驱动、社会心理驱动、教育驱动,那我们课题中上次提到了开展的研修活动、绩效考核、平时考核、常规工作的部署都可以算是动力机制。 许晔昕:之前提到的结合智慧云端钉钉办公软件,提升保育质量的一些做法,其实就可以从三个机制为目标导向,然后再去梳理如何巧妙运用智慧软件。 李舟舟:通过这次学习,能够让我有了一个新的思路,在构建我们的阳光保育一体化机制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围绕三大机制的方向,展开研究,之前在研究可能比较散,接下来我们可以好好的进行归类与归纳,以至于后期可以梳理出一些思维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