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
 首页 | 中心管理 | 新闻速览 | 党团工会 | 科研管理 | 园所管理 | 教师团队 | 安全校园 | 教育督导 
 
 首页 
 中心管理 
 新闻速览 
 党团工会 
 科研管理 
 园所管理 
 教师团队 
 安全校园 
 教育督导 
 
  研讨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管理>>课题管理>>在研课题>>太仓市级课题>>李舟舟—依托云端智慧管理构建阳光保育一体化机制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正文
 
2023.10.31课题研讨活动
2023-11-29 10:53  

课题题目

依托云端智慧管理建构阳光保育一体化机制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市级规划

立项编号

L20***75

出席对象

全体课题组成员

地点

小太阳幼儿园

时间

20231031

研究主题

生活环节中保育员与幼儿互动典型事例及对策(参考)——入园篇、餐点篇

所要解决问题

根据我们日常的观察与经验,从不同的环节入手,寻找一些典型事例,研讨出各典型事例中的成因和其对策。

研究方法

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主持人李舟舟:前期我们和保育老师们一起研究了关于《聚焦于不同年龄段幼儿核心需求的师幼互动策略梳理》,从保育老师们的反应来看,他们可以捕捉到一些师幼互动的情景,也能进行一些适时的回应,但是聚焦的面不是很广,我们需要根据一些具体的典型事例和具体的实施对策,让他们能够更为清晰的和恰当的应对一些情况。今天我们一起就入园环节和餐点环节入手,寻找一些典型的事例,然后一起探讨出在这别后的成因以及保育老师后续可以明白和操作的对策。

入园环节,大家可以想一想可能会有哪些典型事例发生。

闻晴洁:会有幼儿呆呆地站在走廊里不动

杨志洁:那我们可以分析出有可能是自我服务能力较弱,想求助于保育老师的帮助,书包水壶不能独立取放较弱;

许晔昕:也有可能是情绪问题(不愿上学、忘带东西)

陆微:拿对于小班来说,老师可以蹲下,语言提示可以做什么,动作示范,找到自己的储物点位,上前适时帮助。对于中班来说有的班级的保育老师在走廊里观察幼儿来园情况,有的班级保育老师在教室内关注早点环节,时不时需要关注下走廊情况。若遇到此类幼儿,主要以语言提示为主,或者提示同伴相互帮助。大班:不要过多提示,语言适时引导。

闻晴洁:安抚情绪→询问原因→产生共情→引导

尹强:对于拿到红色或黄色晨检卡片的小朋友会不愿进行插卡/发现来园卡片袋子中有异常颜色的卡片。

许:那么成因可能会是家长对于幼儿对卫生习惯的关注不够;也可能是孩子不知道不同卡片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不知所措;

闻:也有可能是情绪上可能会不好意思,自身不太注意卫生习惯,怕老师说。

杨志洁:对于发现卡片颜色异常,要及时与老师沟通,老师再通过家园沟通进行提醒。与个别幼儿交流晨检卡的作用,让幼儿了解不同颜色代表的意思,从而有养成卫生的好习惯。并且一定要记得及时修剪指甲。

陆:小中班:在剪指甲的时候聊一聊,指甲长了的一些坏处,多久剪一次。

大班:通过剪指甲,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如自己要有意识主动关注到脚趾甲长了,头发长了,衣服不整齐了等。

主持人:我们说到了两个典型事例,而且也都能关注到家长、老师、幼儿多角度,这样的对策能够让人很清晰的明白我遇到这类情况,我怎么去做。那我们继续餐点环节。

许:汤撒了/勺子碗掉了

陆:①不小心,偶发事件②身体原因③情绪原因④行为习惯

闻:针对第一种成因,小班:安抚幼儿紧张害怕的情绪,处理现场(与教师分工),饭后沟通可能是什么原因,和幼儿沟通下次要注意的情况。中大班:安抚幼儿紧张害怕的情绪,情况不是很混乱的话可以引导幼儿自己使用工具处理现场,饭后沟通可能是什么原因,和幼儿沟通下次要注意的情况。

尹:针对第二种成因,观察幼儿体征状态,是否发烧、咳嗽、有呕吐等症状,及时测温,问幼儿是否哪里不舒服,若较为严重,及时带去保健室做进一步观察,保育老师告知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沟通询问情况。

杨:针对第三种成因,观察幼儿情绪动态,安抚幼儿情绪,温和的与幼儿简单沟通,待情绪稳定些后,小班个别幼儿可能需要帮助用餐,等幼儿情绪基本稳定了,再引导幼儿尝试自己用餐;中大班幼儿引导他们尝试自己调整好情绪后,再进行用餐。

闻:对于行为习惯,小班:保育老师亲身指导和帮助小班幼儿知道如何端碗,碗、勺子摆放在哪更合适等一些细节;中大班:保育老师用语言提示幼儿端菜时手眼看哪里等一些行为。

李舟舟:还有一种情况“老师我不要喝汤/我不要吃菜”。

闻:①饮食习惯②情绪原因

杨:对于小班:今天汤/菜里有好吃的什么什么,语言引导幼儿尝试一下(“老师帮你稍微来一些尝一尝哦”),以奖励和鼓励的形式帮助幼儿逐步调整饮食习惯(“吃完了可以到老师那里领到小红花哦”)。

陆:中大班:利用榜样的力量,如“你的好朋友把一整碗汤/菜都喝光了哦。”用一些实质性的奖励激励他们,如班级里有光盘行动的活动,吃完的小朋友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做“榜样”等,激励幼儿积极参加。

尹强:保育老师要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不同幼儿的饮食习惯,在盛菜的量上也可以适当的有多有少,逐步增加,并多与老师沟通,可以让老师运用其他策略来调整幼儿饮食习惯。

许:观察幼儿情绪动态,安抚幼儿情绪,温和的与幼儿简单沟通,待情绪稳定些后,小班个别幼儿可能需要帮助用餐,等幼儿情绪基本稳定了,再引导幼儿尝试自己用餐;中大班幼儿引导他们尝试自己调整好情绪后,再进行用餐。

 

 

 

 

 

生活环节

预测行为/问题

成因分析

保育老师实施对策

入园环节

呆呆地站在走廊里不动

 

①自我服务能力较弱,想求助于保育老师的帮助,书包水壶不能独立取放较弱;

②情绪问题(不愿上学、忘带东西)

 

①小班:蹲下,语言提示可以做什么,动作示范,找到自己的储物点位,上前适时帮助。

中班:有的班级的保育老师在走廊里观察幼儿来园情况,有的班级保育老师在教室内关注早点环节,时不时需要关注下走廊情况。若遇到此类幼儿,主要以语言提示为主,或者提示同伴相互帮助。

大班:不要过多提示,语言适时引导。

②安抚情绪→询问原因→产生共情→引导

拿到红色或黄色晨检卡片的小朋友不愿进行插卡/发现来园卡片袋子中有异常颜色的卡片

①家长对于幼儿对卫生习惯的关注不够;

②孩子不知道不同卡片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不知所措;

③情绪上可能会不好意思,自身不太注意卫生习惯,怕老师说。

①发现卡片颜色异常,及时与老师沟通,老师再通过家园沟通进行提醒。

②与个别幼儿交流晨检卡的作用,让幼儿了解不同颜色代表的意思,从而有养成卫生的好习惯。

③及时修剪指甲

小中班:在剪指甲的时候聊一聊,指甲长了的一些坏处,多久剪一次。

大班:通过剪指甲,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如自己要有意识主动关注到脚趾甲长了,头发长了,衣服不整齐了等。

餐点环节

汤撒了/勺子碗掉了

①不小心,偶发事件

②身体原因

③情绪原因

④行为习惯

①小班:安抚幼儿紧张害怕的情绪,处理现场(与教师分工),饭后沟通可能是什么原因,和幼儿沟通下次要注意的情况。

中大班:安抚幼儿紧张害怕的情绪,情况不是很混乱的话可以引导幼儿自己使用工具处理现场,饭后沟通可能是什么原因,和幼儿沟通下次要注意的情况。

②观察幼儿体征状态,是否发烧、咳嗽、有呕吐等症状,及时测温,问幼儿是否哪里不舒服,若较为严重,及时带去保健室做进一步观察,保育老师告知班主任老师,与家长沟通询问情况。

③观察幼儿情绪动态,安抚幼儿情绪,温和的与幼儿简单沟通,待情绪稳定些后,小班个别幼儿可能需要帮助用餐,等幼儿情绪基本稳定了,再引导幼儿尝试自己用餐;中大班幼儿引导他们尝试自己调整好情绪后,再进行用餐。

④小班:保育老师亲身指导和帮助小班幼儿知道如何端碗,碗、勺子摆放在哪更合适等一些细节;中大班:保育老师用语言提示幼儿端菜时手眼看哪里等一些行为。

“老师我不要喝汤/我不要吃菜”

①饮食习惯

②情绪原因

①小班:今天汤/菜里有好吃的什么什么,语言引导幼儿尝试一下(“老师帮你稍微来一些尝一尝哦”),以奖励和鼓励的形式帮助幼儿逐步调整饮食习惯(“吃完了可以到老师那里领到小红花哦”)。

中大班:利用榜样的力量,如“你的好朋友把一整碗汤/菜都喝光了哦。”用一些实质性的奖励激励他们,如班级里有光盘行动的活动,吃完的小朋友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来做“榜样”等,激励幼儿积极参加。

注意: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不同幼儿的饮食习惯,在盛菜的量上也可以适当的有多有少,逐步增加,并多与老师沟通,可以让老师运用其他策略来调整幼儿饮食习惯。

②观察幼儿情绪动态,安抚幼儿情绪,温和的与幼儿简单沟通,待情绪稳定些后,小班个别幼儿可能需要帮助用餐,等幼儿情绪基本稳定了,再引导幼儿尝试自己用餐;中大班幼儿引导他们尝试自己调整好情绪后,再进行用餐。

 

物化成果

《生活环节中保育员与幼儿互动典型事例及对策》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