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
 首页 | 中心管理 | 新闻速览 | 党团工会 | 科研管理 | 园所管理 | 教师团队 | 安全校园 | 教育督导 
 
 首页 
 中心管理 
 新闻速览 
 党团工会 
 科研管理 
 园所管理 
 教师团队 
 安全校园 
 教育督导 
 
  研讨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管理>>课题管理>>在研课题>>太仓市级课题>>李舟舟—依托云端智慧管理构建阳光保育一体化机制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正文
 
2023.11.30课题研讨活动
2023-12-25 10:44  

课题题目

依托云端智慧管理建构阳光保育一体化机制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市级规划

立项编号

L202***5

出席对象

全体课题组成员

地点

小太阳幼儿园

时间

20231130

研究主题

生活环节中保育员与幼儿互动典型事例及对策(参考)——如厕篇、饮水篇、午睡篇

所要解决问题

根据我们日常的观察与经验,从不同的环节入手,寻找一些典型事例,研讨出各典型事例中的成因和其对策。

研究方法

观察法、经验总结法

 

 

 

 

 

 

主持人李舟舟:我们上一次对入园和餐点环节中的典型事例的对策进行了梳理,这次我们还有如厕和饮水以及午睡环节相关的讨论。

李舟舟:如厕环节中,大家可以想想可能会有哪些情况的出现?

许晔昕:幼儿表述“我要......”,或者是不愿表达,动作表情特殊,不愿意在学校如厕。

闻晴洁:对于语言表达听不明白的,我们通过询问和幼儿表情动作的情况,辨别是否有大便需求,若有要及时处理,小班:保育老师需要更多的帮助幼儿;中大班:语言提示或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察看厕纸是否充足。对于特殊幼儿,教师更多关注与帮助。

杨志洁:如果是不愿意表达(羞于表达,语言表达能力差)或者没有建立依恋关系、没有适应幼儿园生活、坐便习惯不同或者不会擦屁股,那么观察幼儿行为习惯,单独询问安抚情绪,及时提醒幼儿尽快如厕,对于特殊幼儿要三位教师一起关注。教师要与新生家长多多了解幼儿如厕情况,了解如厕时间、习惯等,做好家园沟通。日常与幼儿多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语气动作需温和;给幼儿一个适应阶段,需要有一个过渡期,在这期间,与家长及时沟通,双方合力逐渐让幼儿园先能愿意在幼儿园上,再调整坐便方式,逐渐养成如厕习惯。

许晔昕:对于不会擦屁股的幼儿,学习正确的擦屁股方法,家园共育,语言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后期保育老师再检查。

闻晴洁:还有一种情况男生不愿意去女生蹲厕里如厕,当有大号需求时,不知道去哪里或者蹲厕不习惯,可以用一些标记提示,让幼儿了解女生厕所也可以提供男生如厕使用,并做好标记。

李舟舟:女生上厕所不用纸或者浪费纸,可能是不会擦屁股,也可能是提供的纸,幼儿不方便拿取。那么我们在指导幼儿学习擦屁股的同时,需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时候需要擦屁股,为什么需要擦屁股。保育老师提供便于幼儿拿取的抽纸,如剪半后交替放变成抽取式的。

陆微:还会出现推挤现象/男生上厕所相互容易弄湿,可能是人流量过多;也可能是如厕习惯不太好,如厕姿势不对。

尹强:基于小太阳幼儿园环境布局,厕所空间不大,小班用标记和语言提示提醒幼儿进入盥洗室最多几个人,一名教师或者保育老师时刻关注好盥洗室内的情况,确保如厕时的安全。中大班可以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出相关的约定与规则,如:控制人数,适合几人一起如厕,哪里排队?几人进去适宜?什么样的小朋友先?并可以设置一些相关值日生的职责,帮助教师一同管理盥洗室内的情况。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当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提醒幼儿如何正确如厕以及如厕安全。

李舟舟:洗手环节中,会有哪些呢?

杨志洁:洗手环节中有的幼儿会选择不洗、假洗、不规范洗手、洗不完全,没有养成洗手卫生习惯/因为不同情境忘记了,以及没有养成规范的洗手习惯,后面等待的人太多,水龙头不够。环境:提供七步洗手法图标。关注与提醒:小班幼儿,老师时刻关注好,经常提醒;中大班可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关注与提醒。注意保育老师的站位,洗手姿势多提醒(小肚子不贴着水池,水龙可以移动到斜角更适宜的位置),小班:春秋季时提醒幼儿撸起袖子洗手,冬季时,帮助幼儿撸起袖子;中大班:冬季时,鼓励同伴间相互帮忙,教师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保育老师需要多注意洗手前后袖子是否拉起或拉下。

闻晴洁:有幼儿会喜欢玩水,规则意识不强。及时制止,与幼儿沟通了解其想法,帮助幼儿知道洗手不要玩水,班级规则的建立。可以加入值日生来监督,有进步的可以适时的鼓励和奖励。

李舟舟:喝水环节中,会有哪些呢?

许晔昕:不喝水,成因可能会是没有养成喝水习惯;自己水杯忘带的话不敢用学校的水杯;自带水杯里的水太烫了;身体原因不想喝水。

陆微:①鼓励幼儿主动喝水,小班:聊聊喝水的好处,讲一讲儿歌,说说一天喝多少水,什么时候需要喝水?用一些小标记或小版块提醒幼儿,是否喝水,喝了多少等情况。

中大班:与幼儿一同探讨喝水的好处,什么时候需要喝水,喝多少水适宜,同伴间相互提醒以及可以设置值日生进行检查。

②温和的与幼儿沟通,忘带水杯可以使用幼儿园的杯子进行喝水,不要过度紧张,并且多关注这些幼儿,多叮嘱多鼓励。

③首先及时帮助幼儿更换成温水,随后与教师沟通或者家长接送幼儿时,保育老师也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会或者班级群内多提醒家长帮幼儿带水注意水温,随后,保育老师可以多关注好那些容易带烫水的水温情况。

④帮助这类幼儿了解生病后的相关保健知识,越是生病越是需要多喝水多休息,教师多关注和提醒这类幼儿的一日喝水情况。

李舟舟:午睡环节中,会有哪些呢?

杨志洁:穿脱衣服困难,家长包办过多,自理能力差。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家园沟通时鼓励家长在夏季时多给予幼儿机会自己学习穿脱衣服;保育老师和教师协助幼儿穿脱衣服但是要告知方法,逐步放手;班级中可以举办一些自理能力比赛;生活区设立相关穿脱衣服的情境游戏。

陆微:对于不及时上床,可能会是没有养成睡觉时自主起床尿尿的习惯,也可能是不敢说,还有可能是睡觉前没有尿。首先及时处理,安抚幼儿情绪,共情表示认同,与幼儿沟通有如厕需求的可以直接去。那我们要①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家睡觉时是否能自主起床尿尿,若家长也有同样问题,那需要家园同步,逐步锻炼幼儿能自主起床尿尿,可以运用一些故事和提示语,首先帮助幼儿能在睡觉时,有自主尿尿的意识并能醒过来。保育老师帮助其铺好过度期时使用的尿垫,午睡中途时在适时的时候询问下幼儿是否有尿尿的意识。

②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真实的生理需求,教师语气温和,并备好拖鞋,帮助幼儿能快速起床尿尿。

③午睡前提醒幼儿尿尿,特别关注和提醒睡觉时经常性起床尿尿的幼儿,中大班幼儿也可以同伴之间相互提醒。

闻晴洁:出汗多、上厕所很频繁。可能是自身体质问题;可能是午睡环境温度过高/被子过厚/衣服穿的过多。我们可以排除其他原因后,与家长沟通是否幼儿午睡时出汗特别多,查明原因,增强体质,午睡时多关注并可以帮助其垫好垫背毛巾。分析是否可能会是午睡环境温度过高、衣物过多等原因,及时调整被子和温度的情况。

杨志洁:上厕所频繁有可能是生理原因/心理原因;我们要问幼儿原因,与幼儿家长沟通,跟着去看看是否真的很频繁。鼓励孩子有小便自己及时去,准备好备用拖鞋在他的床边,外套。可以调整床铺的位置,便于她多次起床如厕。

尹强:睡姿不当的原因可能是没有养成良好睡姿习惯,我们需要注意:看午睡需要15-20分钟左右巡查一下幼儿午睡情况,帮忙调整盖被子情况,提醒睡姿不要趴着,建议侧卧睡。

陆微:睡醒了爬不起来,可能是睡得太晚,和孩子沟通,是早睡起不来还是晚睡起不来,另外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家睡眠时间;对于晚入睡的孩子,老师进行安抚,帮他尽早入睡。

李舟舟:我们已经较为详细的梳理了这么多的问题和对策,希望能通过我们的梳理帮助保育老师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情况。

 

 

 

 

生活环节

预测行为/问题

成因分析

保育老师实施对策

如厕环节

幼儿表述“我要......

 

语言表达听不明白

 

 

及时处理,小班:保育老师需要更多的帮助幼儿;中大班:语言提示或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察看厕纸是否充足。对于特殊幼儿,教师更多关注与帮助。

不愿表达,动作表情特殊

不愿意在学校如厕

 

①不愿意表达(羞于表达,语言表达能力差)

②没有建立依恋关系、没有适应幼儿园生活、坐便习惯不同

③不会擦屁股

①观察幼儿行为习惯,单独询问安抚情绪,及时提醒幼儿尽快如厕,对于特殊幼儿要三位教师一起关注。教师要与新生家长多多了解幼儿如厕情况,了解如厕时间、习惯等,做好家园沟通。

②日常与幼儿多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语气动作需温和;给幼儿一个适应阶段,需要有一个过渡期,在这期间,与家长及时沟通,双方合力逐渐让幼儿园先能愿意在幼儿园上,再调整坐便方式,逐渐养成如厕习惯。

③不会擦屁股的幼儿,学习正确的擦屁股方法,家园共育,语言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后期保育老师再检查。

男生不愿意去女生蹲厕里如厕

当有大号需求时,不知道去哪里或者蹲厕不习惯

可以用一些标记提示,让幼儿了解女生厕所也可以提供男生如厕使用,并做好标记。

女生上厕所不用纸或者浪费纸

①不会擦屁股

②提供的纸,幼儿不方便拿取

①在指导幼儿学习擦屁股的同时,需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时候需要擦屁股,为什么需要擦屁股。

②保育老师提供便于幼儿拿取的抽纸,如剪半后交替放变成抽取式的。

推挤现象/男生上厕所相互容易弄湿

 

①人流量过多

②如厕习惯不太好,如厕姿势不对

①基于小太阳幼儿园环境布局,厕所空间不大,小班用标记和语言提示提醒幼儿进入盥洗室最多几个人,一名教师或者保育老师时刻关注好盥洗室内的情况,确保如厕时的安全。中大班可以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出相关的约定与规则,如:控制人数,适合几人一起如厕,哪里排队?几人进去适宜?什么样的小朋友先?并可以设置一些相关值日生的职责,帮助教师一同管理盥洗室内的情况。

②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当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提醒幼儿如何正确如厕以及如厕安全。

洗手

不洗

没有养成洗手卫生习惯/因为不同情境忘记了

小班:教师日常中及洗手前与幼儿用儿歌或者讲故事的方式多说说洗手的重要性以及规范洗手的步骤,日常洗手需要保育老师和教师共同提醒。

中大班:与幼儿讨论洗手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时候需要洗手,设置一些提示板或者与“我的一日生活”相结合,在不同的行为前或者后,需要洗手,逐步养成主动洗手的习惯。

假洗、不规范洗手、洗不完全

没有养成规范的洗手习惯,后面等待的人太多,水龙头不够。

环境:提供七步洗手法图标。

关注与提醒:小班幼儿,老师时刻关注好,经常提醒;中大班可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关注与提醒。

洗手弄湿衣服

姿势不当,水开的太大,袖子没拉起来,或者袖子太厚,不好弄。

注意保育老师的站位,洗手姿势多提醒(小肚子不贴着水池,水龙可以移动到斜角更适宜的位置),小班:春秋季时提醒幼儿撸起袖子洗手,冬季时,帮助幼儿撸起袖子;中大班:冬季时,鼓励同伴间相互帮忙,教师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保育老师需要多注意洗手前后袖子是否拉起或拉下。

玩水

规则意识不强

及时制止,与幼儿沟通了解其想法,帮助幼儿知道洗手不要玩水,班级规则的建立。可以加入值日生来监督,有进步的可以适时的鼓励和奖励。

喝水环节

不喝水

没有养成喝水习惯

②自己水杯忘带的话不敢用学校的水杯

③自带水杯里的水太烫了

身体原因不想喝水

①鼓励幼儿主动喝水,小班:聊聊喝水的好处,讲一讲儿歌,说说一天喝多少水,什么时候需要喝水?用一些小标记或小版块提醒幼儿,是否喝水,喝了多少等情况。

中大班:与幼儿一同探讨喝水的好处,什么时候需要喝水,喝多少水适宜,同伴间相互提醒以及可以设置值日生进行检查。

②温和的与幼儿沟通,忘带水杯可以使用幼儿园的杯子进行喝水,不要过度紧张,并且多关注这些幼儿,多叮嘱多鼓励。

③首先及时帮助幼儿更换成温水,随后与教师沟通或者家长接送幼儿时,保育老师也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会或者班级群内多提醒家长帮幼儿带水注意水温,随后,保育老师可以多关注好那些容易带烫水的水温情况。

④帮助这类幼儿了解生病后的相关保健知识,越是生病越是需要多喝水多休息,教师多关注和提醒这类幼儿的一日喝水情况。

喝水时水洒了;推挤现象

喝水时人太多,绳子相互缠绕

制定好一些喝水环节时的约定以及摆水杯的一些规则,和幼儿讨论怎样让绳子不缠绕,水杯架移动到空旷地方,或者水杯可以分散的放。

午睡

穿脱衣服困难

家长包办过多,自理能力差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家园沟通时鼓励家长在夏季时多给予幼儿机会自己学习穿脱衣服;保育老师和教师协助幼儿穿脱衣服但是要告知方法,逐步放手;班级中可以举办一些自理能力比赛;生活区设立相关穿脱衣服的情境游戏。

不及时上床

与其他幼儿聊天

不敢爬楼梯

 

①首先询问幼儿其聊天原因,可能有重要情况不敢与老师沟通,想和同伴说,若没有其他特殊情况,提醒幼儿及时上床,准备午睡。在日常中与幼儿一同制定午睡前常规的相关约定。

②特别是小班幼儿,班级内三位教师站位分散到每个通道上,并维护好上楼的幼儿,帮助其安全上楼并指导具体方法。

尿床

没有养成睡觉时自主起床尿尿的习惯

不敢说

睡觉前没有尿

首先及时处理,安抚幼儿情绪,共情表示认同,与幼儿沟通有如厕需求的可以直接去。

①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家睡觉时是否能自主起床尿尿,若家长也有同样问题,那需要家园同步,逐步锻炼幼儿能自主起床尿尿,可以运用一些故事和提示语,首先帮助幼儿能在睡觉时,有自主尿尿的意识并能醒过来。保育老师帮助其铺好过度期时使用的尿垫,午睡中途时在适时的时候询问下幼儿是否有尿尿的意识。

②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真实的生理需求,教师语气温和,并备好拖鞋,帮助幼儿能快速起床尿尿。

③午睡前提醒幼儿尿尿,特别关注和提醒睡觉时经常性起床尿尿的幼儿,中大班幼儿也可以同伴之间相互提醒。

出汗多

自身体质问题

午睡环境温度过高/被子过厚/衣服穿的过多

①排除其他原因后,与家长沟通是否幼儿午睡时出汗特别多,查明原因,增强体质,午睡时多关注并可以帮助其垫好垫背毛巾。

②分析是否可能会是午睡环境温度过高、衣物过多等原因,及时调整被子和温度的情况。

上厕所很频繁

生理原因/心理原因

 

问幼儿原因,与幼儿家长沟通,跟着去看看是否真的很频繁。鼓励孩子有小便自己及时去,准备好备用拖鞋在他的床边,外套。可以调整床铺的位置,便于她多次起床如厕。

睡姿不当

没有养成良好睡姿习惯

注意:看午睡需要15-20分钟左右巡查一下幼儿午睡情况,帮忙调整盖被子情况,提醒睡姿不要趴着,建议侧卧睡。

睡醒了爬不起来

睡得太晚

和孩子沟通,是早睡起不来还是晚睡起不来,另外与家长沟通,幼儿在家睡眠时间;对于晚入睡的孩子,老师进行安抚,帮他尽早入睡。

 

物化成果

《生活环节中保育员与幼儿互动典型事例及对策》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