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今天我们一起来根据我们原有的一些制度,对照当下的课程改革背景和我园的实际情况,一起来调整优化我们的制度,本次重点在两个环节——用餐和午睡环节。并且我们要充分利用调整好的制度,来进行实地检核和调研,一方面可以再次审视调整好的制度是否可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研来让保教人员更加明确具体环节的制度,并认真严格落实相关制度。 以前的用餐制度和午睡制度 午餐常规 餐前餐后管理中三位老师的分工如下: 保育员老师负责餐前擦餐桌、端饭菜进班、盛饭菜、餐后打扫。 主班教师负责组织幼儿分组洗手(饭菜进班后洗手)、帮助幼儿端饭菜(指小班)、观察幼儿进餐、组织幼儿饭后散步。 副班教师在幼儿洗手前,帮助保育老师从餐车上将饭菜端进班级,饭菜进班后,其主要责任是在盥洗室照看幼儿、帮助幼儿端饭菜(指小班)、观察幼儿进餐、组织幼儿饭后散步。 1.老师开饭要求 (1)餐前首先规范擦饭桌(包括幼儿餐桌、放饭菜的桌子、垫子及饭架或班级餐车):先用清水擦一遍,再用消毒液擦一遍;每擦一张桌子,抹布要搓一下;特殊活动,如在桌面用油泥、水彩等后,首先用肥皂水擦洗餐桌,再用清水擦,最后用消毒水擦;擦桌消毒后,要防止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子上乱摸)。 (2)教师取拿饭菜前,要用流水肥皂洗净双手。 (3)所有餐具应放在桌上或饭架或餐车上,不要直接放在地上;饭菜及餐具进班后,教师首先应把餐盘及筷(勺)分放在幼儿餐桌中间,然后再组织幼儿分组洗手。 (4)盛菜顺序:先盛正在洗手这组幼儿的饭菜,保证进餐不等待;冬天饭菜不宜过早盛出;小班盛饭菜应一半饭、一半菜,不应将菜盖在饭上;遇到有刺、骨头的菜时,不应将这类菜与其他菜混放在一起,应分开盛放,以免发生意外。 (5)整个开饭过程尽量保证三位教师参与,待幼儿全部进餐后,由一人去取老师的饭菜。 (6)幼儿进餐时,除一位教师帮助幼儿添饭外,其余教师都应在幼儿(尤其是进餐困难的幼儿)中间,督促观察幼儿进餐情况;不要让吃饭慢的幼儿最后站着吃或站在活动室外吃饭。 (7)餐后教师应督促幼儿将碗盘内的残羹集中倒入汤桶中,剩饭单独放,餐后所有碗筷勺应干净整齐地放在碗筐内,便于厨房清洗。 (8)餐后,保育员用洗涤净或肥皂水擦桌子,然后用清水擦;地面先扫后拖(用半湿拖把拖)。 2.幼儿进餐要求 (1)饭菜、餐具进班后组织幼儿洗手:幼儿先将自己的椅子搬放到餐桌前,椅子不要放进餐桌内;体弱和吃饭慢的幼儿先洗手;幼儿规范洗手(见第三点)。 (2)幼儿洗完手后直接取饭去座位进餐(指中大班),保证洗手后进餐不等待。 (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细嚼慢咽,进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不挑食,不洒饭菜,不剩饭菜,鼓励幼儿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4)餐后,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巾擦嘴,用温开水漱口。 (5)午餐后组织幼儿散步,散步时不宜做剧烈活动。 (6)中班下学期开始用筷子就餐。 午点常规 1.餐桌常规消毒(同前)。 2.午点顺寻:搬椅子,规范洗手,吃午点。 3.吃点心时一定用点心盘;带皮水果要削皮,并切成小块。 4.吃完点心后,点心盆应集中放入厨房大消毒柜消毒。 午睡常规 1.小班幼儿午睡前,保育老师应铺好被子。 2.中大班幼儿午睡必须脱外衣裤;小班力争脱外衣裤;外衣裤不能放在枕头下。 3.午睡房窗帘不宜拉得过严,因光线过暗不利于观察护理幼儿。 4.值班老师应加强对幼儿午睡的巡视、护理和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其他老师不能睡、靠或坐在幼儿床上,更不允许使用幼儿的寝具。 5.夏季,每天午睡后用消毒水消毒席子和枕席。 闻晴洁:这些制度里有很大一部分都并不是在课程游戏化理念下的制度,比如盛饭菜的要求,我们这里应该调整好,并不要一个要求用于所有年龄段幼儿,保教人员的适当放手和幼儿的自主机会要更多一些。 许晔昕:午睡环节的制度写的不够全面,教师的座位、午睡环境等一些内容也都没有体现,我觉得应该更加全面一些,从不同角度去制定。 杨志洁:午餐和午点的要求来看,具体的到岗时间、用餐时间都没有明确规定,我们应该增加这些,可以让教职工更加明确时间的把控。 陆微:我们也可以从我们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出发来优化制定我们的制度,比如我们用餐环节中剩饭剩菜来有时候一直会比较多,那么我们对他们盛的量,指导的力度都可以有相关的内容制定出来。 主持人:大家的意见都非常好,也正式我们想要调整优化制度的初衷,我们一起来调整下这两块面的制度吧。 小太阳幼儿园用餐管理制度 为营造有序的就餐环境,确保每位幼儿健康、安全、快乐地进餐,进一步深化和落实教育教学管理理念,特制定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小太阳幼儿园就餐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一、用餐时间 1、幼儿用餐时间: 早点7:40—9:40(此范围为大时间段,具体各班根据自主用点情况定时间) 午餐11:00—11:30(根据季节会有上下五分钟的变化,具体以一日作息表为准) 午点:14:15—14:40 2、教师用餐时间: 午餐:当日上午带班教师11:10--11:25;上午空班教师10:45--11:00 3、后勤用餐时间: 午餐10:40--10:55 门卫保安实行替换用餐,确保大门口有人值班,坚决不因就餐空岗。 二、用餐人员分工 1.保育员老师负责餐前擦餐桌、推饭车进班、盛饭菜、餐后打扫。 2.上午当班教师负责组织幼儿分组洗手(饭菜进班后洗手)、根据自主用餐要求引导幼儿端(盛)饭菜、观察幼儿进餐、组织幼儿饭后散步。 3.下午当班教师在饭菜进班后,其主要责任是在盥洗室照看幼儿、帮助幼儿端(盛)饭菜、观察幼儿进餐、组织幼儿饭后散步。 三、营养工作要求 1.各班严格按作息时间开饭,不提前,不推迟,儿童进餐时间不应少于20~30分钟,保证儿童舒适愉快地进餐。 2.各班保教人员应保证每位幼儿吃完自己应有的食物用量,特别要做到体弱儿不少吃,肥胖儿不多吃。 四、午餐环节具体要求 (一)保教人员饭前、中、后要求 1.餐前首先规范擦饭桌(包括幼儿餐桌、放饭菜的桌子、垫子及饭架或班级餐车):先用清水擦一遍,再用消毒液擦一遍,最后再用清水擦一遍;每擦一张桌子,抹布要搓一下;特殊活动,如在桌面用油泥、水彩等后,首先用肥皂水擦洗餐桌,再用清水擦,最后用消毒水擦;擦桌消毒后,要防止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子上乱摸)。 2.教师取拿饭菜前,要用流水肥皂洗净双手。 3.所有餐具应放在桌上或饭架或餐车上,不可直接放在地上;饭菜及餐具进班后,教师首先应把餐盘及筷(勺)分放在幼儿餐桌中间(或组织小组长洗手进行筷勺的分发),然后再组织幼儿分组洗手。 4.盛菜顺序:先盛正在洗手这组幼儿的饭菜,保证进餐不等待;冬天饭菜不宜过早盛出;盛饭菜应一碗饭、一碗菜,不应将菜盖在饭上;遇到有刺、骨头的菜时,不应将这类菜与其他菜混放在一起,应分开盛放,以免发生意外。 5.整个开饭过程尽量保证三位教师参与,待幼儿全部进餐后,由一人去用餐。 6.尽量把幼儿饭菜均分给每位幼儿,不得将应分给幼儿的量自行减少并自行带回家。 7.幼儿进餐时,一位保育员老师帮助幼儿添饭、盛汤,另一位教师应在幼儿(尤其是进餐困难的幼儿)中间,督促观察幼儿进餐情况;不要让吃饭慢的幼儿最后站着吃或站在活动室外吃饭。 8.餐后教师应督促幼儿将碗盘内的残羹集中倒入空盆中,剩饭单独放,餐后碗及筷勺分开放,碗统一放在桶内,筷勺放在餐车上,便于食堂人员分类清洗清洗。 9.餐后,保育员老师用洗涤水擦桌子,然后用清水擦;地面先扫后拖(用半湿拖把拖)。 (二)幼儿进餐要求 1.饭菜、餐具进班后组织幼儿洗手:幼儿先将自己的椅子搬放到餐桌前,椅子不要放进餐桌内;体弱和吃饭慢的幼儿先洗手;幼儿规范洗手。 2.幼儿洗完手后直接取(盛)饭去座位进餐,保证洗手后进餐不等待。 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细嚼慢咽,进餐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不挑食,不洒饭菜,不剩饭菜,鼓励幼儿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4.就餐中提醒幼儿不要在过道中穿梭,以防烫伤或摔倒发生意外。 5.餐后,提醒幼儿正确使用餐巾擦嘴,用温开水漱口。 6.午餐后组织幼儿散步,散步时不宜做剧烈活动。 7.中班下学期投放适量筷子,根据幼儿能力可自主选择用餐工具。 五、早午点常规 1.餐桌常规消毒(同前)。 2.幼儿的就餐活动应控制到教师的视线范围之内,早上特别关注迟到幼儿的动态,做好热情迎接及随时就餐准备。 3. 早午点顺序:搬椅子,规范洗手,吃早、午点。 4.吃点心时一定用点心盘。 5. 幼儿牛奶量一定要达到100ML的量,即幼儿杯子至少2/3。 6.吃完点心后,点心盆应集中放入厨房,便于食堂人员清洗、消毒。 六、其他事项 1.请教职工务必遵守用餐时间,用餐完毕将餐具及剩饭菜归放于指定位置,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就餐习惯。 2.教职工在餐厅就餐,谢绝到班级用餐(除极个别特殊情况,向园部报备)。 3.教职工订餐后不用餐,餐费照常支付,不得顺延至下次重复用餐。 小太阳幼儿园午睡管理制度 一、小班幼儿午睡前,保育老师应铺好被子。 二、看护人员在幼儿午睡期间要高度负责,要寸步不离寝室,关注幼儿午睡的全过程,严禁幼儿在床上乱蹦乱跳,要培养幼儿安静入睡的好习惯。 三、看护人员站立和坐的位置要能够看到全体幼儿的睡觉情况。 四、幼儿午睡必须脱外衣裤;外衣裤不能放在枕头下。 五、用多种亲和的方式督促幼儿入睡,半小时内入睡率应达到90%。 六、看护幼儿午睡的值班人员不得打瞌睡、干私活。 七、老师不能、靠或坐在幼儿床上,更不允许使用幼儿的寝具。 八、午睡时保持安静,保证午睡时间(12:00-14:10),按时起床,指导和帮助幼儿穿好衣服、叠被子。 九、注意幼儿的午睡姿势(不蒙头、不俯卧、不咬被角、不吸吮手指等),盖好被子。 十、幼儿午睡期间,教师要每隔15分钟进行巡视,对幼儿细致观察,看有无异常,若有异常及时急救并告知园部。 十一、幼儿全都睡着以后,教师才可以备课或学习。午睡值班教师不允许使用手机或者电脑时发出声响,不在看护过程中吃零食及味道重的食物,会影响幼儿的睡眠。 十二、教师在幼儿午睡期间须培养幼儿脱鞋、脱外衣、穿外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 十三、避蚊措施要规范,要注意点蚊香的时间、位置及熄灭时间等,注意电蚊香插座的安全,保证幼儿的健康与安全。 十四、开窗和通风。总体上,任何季节都要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常通风。在夏季和冬季,由于要开空调,容易忽视室内的通风,所以保教人员必须在幼儿进入寝室前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有清新的空气。春秋季节应当始终开窗,保持午睡时室内空气流通。 十五、要清晰了解各班午睡管理中的特殊幼儿和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通过午睡规范,使保教人员不仅知道应该怎样做,而且清楚为什么这样做,从而自觉执行。注意多尿的幼儿尿床,如有幼儿上厕所应提醒其披上外套,穿好拖鞋。 主持人:我们调整好的制度还需要实践来检验其是否合理,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利用这些制度,先让教职工进行学习与巩固,然后我们要开展调研活动,实地查看他们的具体行为操作是否合理和规范。我们的巡查表可以充分利用钉钉软件中的番茄表格,进行一键式的巡查记录,这样能够很方便快捷的将大家巡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最终可以对亮点和问题进行梳理与反馈。我们用这样的形式来制定,大家看行不行? 先对午睡环节进行现场调研,调研后问题梳理 闪光点: 1.大部分班级午睡氛围很好,光线亮度、通风情况、幼儿午睡率、盖被情况都较好。 2.教师看护情况也都很好,点位都能很好地看到全部幼儿。 存在问题: 李舟舟:大部分班级的电脑桌面和钢琴面上的物品堆放得比较多,比较杂乱,没有养成一个定期清理的习惯。 杨志洁:有部分幼儿会趴着睡,教师并没有及时调整过来。 许晔昕:有些班级幼儿的衣服叠放得不是很整齐,有些杂乱。 董心怡:教师巡查的力度可能还是不够,有的幼儿被子蒙头了,也没有及时发现和调整过来。 闻晴洁:北面教室大部分教室内开窗有通风,但是南面教室有的的班级未开窗,通风力度不大。 问题梳理: 1.对午睡环节中幼儿睡姿和蒙被这两种现象关注度不够高,安全意识不够强。 2.午睡期间活动室的卫生整洁度不够高。 整改建议与措施: 1.利用园务会议,加强全体教职工的安全意识,特别是看护幼儿午睡环节,重点强调看护期间巡查频次以及注意点,可制度上墙。 2.提醒教职工注意班级卫生整洁度,包括加强午睡环节时整体环境的舒适度。当日立即整改后上传照片,再利用行政巡查重点抽查中午午睡期间电脑桌前以及钢琴上物品堆放情况,多查多督促。 整改情况: 1.园务会议中,园长带领全体教职工一起学习午睡环节的相关制度,重点强调午睡环节中看护的具体注意点,加强教职工的安全意识。 2.当日反馈后立即将整改后照片上传群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