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
 首页 | 中心管理 | 新闻速览 | 党团工会 | 科研管理 | 园所管理 | 教师团队 | 安全校园 | 教育督导 
 
 首页 
 中心管理 
 新闻速览 
 党团工会 
 科研管理 
 园所管理 
 教师团队 
 安全校园 
 教育督导 
 
  研讨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管理>>课题管理>>在研课题>>太仓市级课题>>李舟舟—依托云端智慧管理构建阳光保育一体化机制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正文
 
2025.2.13课题研究记录表
2025-02-14 16:22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依托云端智慧管理构建阳光保育一体化机制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规划课题(一般)

立项编号

L****075

出席对象

课题组核心成员

地点

教工之家

时间

2025.2.13

研究主题

优化保育管理评价体系

所要解决问题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调查,研讨和制定我园保育员保教融合中师幼互动的评价表,优化保育管理评价体系

研究方法

文献法、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法

 

 

 

 

 

 

 

 

 

 

 

 

 

 

(一)理论学习与资料分享

活动伊始,课题负责人李老师组织大家进行理论学习。李老师分享了近期收集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关于师幼互动的相关内容,强调积极的师幼互动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展示了国内外一些优秀幼儿园在保育员师幼互动评价方面的案例和经验,如某省示范幼儿园从情感支持、活动参与、教育支持三个维度构建师幼互动评价体系。

老师分享了自己研读的关于保教融合理论的文献资料,提出师幼互动是保教融合的关键切入点,评价表应充分体现保育员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转变,从单纯的生活照料者转变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支持者。

(二)实际调查情况反馈

张老师汇报了前期对园内保育员师幼互动情况的实际调查结果。通过一周的随机观察和对部分幼儿家长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保育员在师幼互动中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保育员在幼儿活动中更多关注安全和卫生,与幼儿语言交流较少,平均每天主动与单个幼儿交流时间不足5分钟。

2.在教学活动配合中,保育员对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关注不够,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未能及时发现并鼓励幼儿的创意表达。

3.家长对保育员师幼互动的满意度参差不齐,平均满意度不是很高,主要期望保育员能在情感关怀和学习引导方面有更多作为。

陈老师补充道,通过与保育员的访谈了解到,部分保育员并非不愿意与幼儿深入互动,而是缺乏相关技巧和指导,不知道如何在日常保育工作中自然融入教育元素。

(三)评价表框架研讨

1.基于理论学习和实际调查结果,小组成员开始研讨保育员保教融合中师幼互动评价表的框架。
2.老师提出,评价表应分为三个维度:情感互动、行为互动和教育互动。情感互动可包括保育员对幼儿的关注程度、回应及时性、情感支持等方面;行为互动涵盖保育员在幼儿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和引导;教育互动则聚焦保育员在教学活动中的配合与教育策略运用。

3.老师建议在每个维度下设置具体的评价指标,例如在情感互动维度下,设置 是否能及时察觉幼儿情绪变化并给予安抚”“是否经常使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幼儿等指标。同时,采用五级评分制,从 非常不符合非常符合,便于量化评价。

4.张老师提出疑问,如何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大家讨论后决定,评价主体采用多元方式,包括教师互评、园长评价、家长评价和保育员自评,不同评价主体赋予不同的权重。

(四)优化保育管理评价体系讨论

1.小组成员进一步探讨如何将师幼互动评价表融入现有的保育管理评价体系。李老师指出,师幼互动评价应作为保育管理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保育员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等评价内容相互关联。例如,将师幼互动评价结果与保育员的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直接挂钩,激励保育员重视师幼互动。

2.老师建议,定期对评价表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和调整,每学期末收集评价数据,分析保育员师幼互动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培训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保育员,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1.确定了保育员保教融合中师幼互动评价表的基本框架,分为情感互动、行为互动和教育互动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置若干具体评价指标,采用级评分制和多元评价主体进行评价。

2.明确将师幼互动评价表融入保育管理评价体系,与保育员的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形成完整的评价激励机制。

3.提出建立评价表的检验和调整机制,以及配套的反馈、培训和指导方案,确保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物化成果

优化后的保育员考核评价表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