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问题 1.评价体系落地难:2 月构建保育员管理评价体系,理论设计与实际执行存在偏差,评价指标(如保教融合度)缺乏清晰界定,一线教师、保育员对如何量化考核理解不一致,导致评价流于形式。 2.结题材料逻辑散:4 月研讨结题报告与 PPT 时,发现成果梳理存在 “碎片化” 问题。理论成果与实践案例关联不紧密,如阳光保育四系一体化机制的科学性论证,缺乏数据、案例支撑;汇报框架层次模糊,重点内容(如创新管理模式 )未突出。 3.成果推广形式窄:5 月聚焦成果推广,现有模式以线下分享、PPT 展示为主,忽视数字化平台(如钉钉、短视频 )应用,导致覆盖面有限;成果呈现形式单一(重理论讲解,轻实操演示 ),偏远园所学习后 “不会用”,难以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改进措施 1.破解评价落地难题 细化评价指南:联合课题组成员、一线保教人员,用 “行为锚定法” 拆解评价指标。例如,“保教融合度” 细化为 “每日师幼互动指导次数”“生活环节保育教育渗透案例” 等可观测、可量化标准,形成《保育员管理评价操作手册》,组织专题培训。 建立多元反馈:搭建 “线上 + 线下” 反馈渠道,线下设置 “保教协同反馈本”,记录日常配合问题;线上通过钉钉群发起 “周反馈问卷”,纳入教师、幼儿(家长代填 )评价,每月生成 “多维度考核报告”,保障评价真实、全面。 2.夯实结题材料逻辑 构建 “理实融合” 框架:以 “问题 - 实践 - 理论” 为脉络,为每项成果匹配 “数据 + 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