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次核心成员研讨,确定比赛方案(时间:2024年3月4日 人员:梅燕芳、尹强、闵佳佳、顾艳、沈玲群) 闵佳佳:本学期我们又要开展基本功和评优课竞赛了,市级基本功参赛人员的年龄段是没有限制的,评优课是5年以上的教师,所以我们得考虑一下参加的人员范围、评比的内容和后续获奖的比例,之前我们中心自主报名的人员非常少,教师们参加这类竞赛的动力并不是非常强烈。 梅燕芳:这次我们可以事先进行摸底,看看符合年龄段教师的比例,如果老师们主动参加的少,我们可以在方案上规定符合情况的老师全部参加,只要人数不是太多,各园好操作的。 顾艳:我这边可以很快统计出来,评优课范围五年以上的我们有52人。 尹强:那看看40岁以下、35岁以下、30岁以下各有多少人,我们来进行一下比较。 顾艳:40岁以下78人,35岁以下59人,30岁以下31人。 闵佳佳:那就算拦截到30周岁以下,我们还是有很多符合条件的人,但是基本功比赛的项目很多,是比较能全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如果自愿报名,老师们可能又会产生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 梅燕芳:是的,评优课的机会比较难得,老师们可能报名的会多一些。 闵佳佳:去年自主报名的人数也不超过十个,不到百分之十。 尹强:工作第一年的教师,要不要参加基本功? 闵佳佳:两年内的职初教师,培训处之前有文件还会有另外的评比,2023年,上学期也比过一次。 顾艳:那我们新教师这次可以不参加,她们平时培训就很多,如果有额外的评比机会的话就不用再重复比赛。 闵佳佳:可以的,去掉刚入职两年的新教师,人数是18,那我们就规定30岁以下,工作满两年的老师们全部参加,按文件要求由各园进行第一轮评比,如果有30岁以上的老师们有意愿参加的,我们也非常支持,因为职称评聘是有用的。 梅燕芳:可以,中心比赛控制在20人以内就是比较好操作的。 尹强:获奖率可以控制在60%-70%,上浮一点,激励老师们。 闵佳佳:那我根据年龄段给各园推荐中心参赛的名额,我还要先出一份评比方案,根据省市级的要求,把内容、形式等具体要求写清楚,指导各园初赛。 梅燕芳:评优课就先摸底,自主报名,我们再看人数,这次市里比赛是什么要求? 闵佳佳:第一轮活动设计+说课,第二轮活动设计+执教。比之前几年的流程简化了。也许老师们会比较愿意参加。 顾艳:那我们也参考市里的进行适当简化。 梅燕芳:可以的,如果只要教案和说课,方案里写清楚,请老师们现场设计,既能考验老师们的活动设计能力,后续通过说课介绍也符合实际参赛筛选的标准。 二、基本功竞赛、评优课竞赛开展 详见通讯报道、方案等资料 三、第二次成员研讨,梳理活动后的情况(时间:2024年3月27日 人员:梅燕芳、闵佳佳、尹强、杨志洁、朱琴红、张文、沈玲群、陆微、曹杰、周雅清、李琳、张英杰、王铭杨、李舟舟、顾艳) 闵佳佳:我来汇总一下两个竞赛的评比情况,首先基本功竞赛,经调查了解,教师们都积极主动,特别是新城幼儿园,园部跟我反馈说老师们比赛准备地特别充分。其次评优课,报名人数也比往年有增长,是好趋势。 朱琴红:是的,我们有好几位老师以前不太参加这种活动的,就算参加也是不怎么准备的,这次非常认真,看书、问问问题、准备环境等,很主动。我们幼儿园设涉及的老师也很多,这次中心获奖人数也不少,老师们都挺有成就感。 闵佳佳:基本功更关注教师的教学思路思路和全面的技能,设计教学活动要从幼儿经验和资源运用出发,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说、写、画等技能注重日常积累,我们也要为老师多提供表达的机会。 杨志洁:我们幼儿园以前报名的话肯定没人的,但是这次评优课也有五位老师报名,我们做了不少的动员。 朱琴红:我们有一位老师在获得中心一等奖后有一些焦虑,不敢参加市级培训,后来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谈话做她的思想工作,她克服了心理障碍。 闵佳佳:其实这就是害怕失败的动机占据上风的表现,老师们参加这类活动的经验少、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就会导致这种情况。我也和这位老师开展了谈话,了解到她的内心其实是比较求稳的,她认为学校给了她太大的压力,出去市里比赛这件事对她来说太有挑战性了。 周雅清:她其实很优秀的,只是从来没有出去参加过比赛,这次在学校里比赛也是第一次获奖,已经比之前好很多了。 闵佳佳:所以我们还是和她谈,告诉她出去比赛不是为了让她获奖,学校当然希望老师获奖,但是如果不获奖也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更多期待老师能从中积累经验,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朱琴红:是的,所以后来经过谈话,她放下了顾虑,参加比赛后的状态也很轻松。 闵佳佳:对,我也及时问了她感受,她说已经调整好心态了,就当出去见见世面。我还对她说希望能把这种经历和老师们分享,因为有很多老师和她一样,没有积累成就感,很害怕失败。除了分享参赛经验以外,我也建议各园团队培养时,鼓励老师有擅长领域、重点把握幼儿年龄特点和经验发展需求来专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