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本月我们进行理论学习,一篇是《中学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与模型构建》,一篇是《成就动机理论下教师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集体学习《中学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与模型构建》 闵: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学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内涵、构建原则、模型构建以及应用经验。文章基于成就动机理论,分析了中学教师在成就需求、亲和需求和权力需求方面的表现,并提出了评价体系的五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多元性、发展性、人文性和合作性。通过在桂林中学的实践应用,该评价体系被证明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公平、全面的评价环境。 首先,我们重点学习中学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内涵,它里面提出了三个不同的需求,能够帮助我们对幼儿园教师的成就动机进行分析。 · 成就动机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包括成就需求、亲和需求和权力需求三个维度。 · 成就需求是指个体追求成功、克服困难并获得成就感的内在驱动力。 · 亲和需求关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权力需求则涉及影响他人和控制环境的能力。 其次,我们还可以了解一下中学教师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公平性原则:评价指标需公开透明,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每位教师都能根据评价体系进行自我评判。 · 多元性原则:评价信息来源应多元化,包括教师本人、学生、家长等,评价要素应综合考虑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能力及工作效果。 · 发展性原则:评价指标导向应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弹性的评价空间,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 · 人文性原则:评价应结合规范性与人性需求,尊重教师人格,考虑教师的辛苦和现实需求。 · 合作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引导团队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促进教师队伍的共同发展。 文献中对中学教师综合评价体系的模型构建和应用经验我们幼儿园也能够参考。 二、自主学习《成就动机理论下教师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并分享学习心得 闵:这篇文章的数据分析方法和一些研究方法比较规范,能够让我们接下来 开展问卷研究更加合理,可以参考着梳理数据。 杨:研究工具的使用方面,文章里用的研究采用了挪威心理学家Gjesme和Nygard 1970年编制、叶仁敏1992年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AMS)》进行测量。其实和我们之前课题研究用的表格相比时间更加早,我们进行了调整,可以对比一下。 三、讨论教师成长档案的必要性和优化方向 闵:教师成长档案不仅记录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轨迹,还反映了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之前我们这块工作忽视了,现在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如何优化,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成长档案教师们不会觉得负担?同时又能发挥它的价值? 梅:成长档案要能帮助教师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通过定期记录和回顾自己的教学实践、培训经历和反思心得,教师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尹:我们课题研究有个案嘛,那通过对教师成长档案的分析,就可以了解教师的发展情况,制定更合理的培训计划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李:教师成长档案本来就是在提醒教师整理自己的专业发展痕迹,还可以便于教师日后的评优评先、教师职称评定等。 张:我们的教师成长档案应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元化。每个教师的特点、成长的路径和专业需求都是不同的,怎么体现个性化? 闵:设计一些个人教育理念的表述,提醒大家不忘初心,同时可以可以不断激励自己的。 朱:教师成长档案应加强园部的指导和管理,我们以前每年进行检查的,虽然自我的一个动机很需要,但是管理也要跟上。 周:还可以结合教师五年规划,与成长档案相结合,这样教师就不会觉得重复工作。 闵:我还学习到了swot量表,可以尝试从这个方面帮助教师去分析自己,从而找准专业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