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
 首页 | 中心管理 | 新闻速览 | 党团工会 | 科研管理 | 园所管理 | 教师团队 | 安全校园 | 教育督导 
 
 首页 
 中心管理 
 新闻速览 
 党团工会 
 科研管理 
 园所管理 
 教师团队 
 安全校园 
 教育督导 
 
  研讨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管理>>课题管理>>在研课题>>苏州市级课题>>闵佳佳 梅燕芳—基于成就动机理论的乡村幼儿园教师进阶式培养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正文
 
2025年6月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2025-06-30 11:24  

课题题目

基于成就动机理论的乡村幼儿园教师进阶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2/LX/02/116/03

出席对象

梅燕芳、闵佳佳、尹强、顾艳、沈玲群、朱琴红、杨志洁、张文、陆微、李舟舟、周雅清、张英杰、钱程


地点

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港区幼儿园党员之家

时间

2025年6月24日

研究主题

探讨如何将成就动机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激发教师职业成长内驱力

所要解决问题

如何将成就动机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激发教师职业成长内驱力

研究方法

实践研究法







讨论成就动机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关联

倪敏:“成就动机是驱动个体追求卓越、实现目标的内在动力,对教师而言,它体现为主动提升专业能力、渴望在保教工作中获得认可与价值感。”我们结合麦克利兰成就动机理论可以看出,高成就动机的教师更倾向于设定明确目标、主动挑战中等难度任务(如探索课程创新、参与教研项目),而这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成就动机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1.目标分层:让“专业发展”可感知、可达成

结合教师职业规划,提出“三级目标体系”:

短期目标(1年内):聚焦具体技能突破(如掌握《指南》与《纲要》融合的3种教学策略),通过“跳一跳够得着”的任务设计,让教师快速获得成功体验(如某职初教师通过3个月练习,熟练运用“观察解读回应”幼儿行为的方法,获得家长书面感谢,增强成就感)。

中期目标(3年内):指向专业角色升级(如从“执行型教师”成长为“创新型教师”),鼓励参与园本课程开发(如借鉴“沙漠植物科学课”案例,设计本土化主题活动),通过成果展示(如公开课、课程手册)强化价值认同。

长期目标(5年以上):瞄准研究型教师定位,结合叙事性研究(如记录“幼儿冲突解决”系列案例),形成个人教育主张,通过发表论文、参与市级课题等获得行业认可。


2.反馈机制:让“成长轨迹”被看见、被肯定

顾艳:增加一些个体反馈,我们之前优化了“教师成长档案袋”,再次要强化教师的过程积累,园部要进行检查,记录专业发展关键节点(如首次独立组织家长开放日、首次主持教研活动),园长每月一对一反馈进步亮点(如“你对幼儿情绪的敏感度比半年前提升了,这个观察记录很有深度”),强化自我效能感。

杨志洁:可以增加一些团队认可度的活动,比如设立“每周闪光时刻”分享会,鼓励教师讲述“小成功”(如通过合作解决班级管理难题、帮助特殊幼儿适应集体),用同事掌声、行政点赞等正向反馈,让合作精神与成就动机相互促进。


3.风险包容:降低“试错成本”,鼓励主动挑战

闵佳佳:引用“纠错成本”案例,提出“安全试错空间”,我们以后对教师在课程创新、科研探索中的失误(如首次尝试游戏化教学效果不佳),不苛责批评,而是引导分析原因(如“这次活动材料准备不足,下次可以提前让幼儿参与设计”),让教师敢于突破舒适区,将“避免失败”的心态转化为“追求进步”的动力。


三、园长的“动机激发”角色:从“管理者”到“赋能者”

朱琴红:我们可以针对教师目标提供精准培训,比如泡泡腾团队。关注“非物质成就”(如在教师生日时赠送其发表的案例合集、在家长会上公开肯定教师的教育智慧),满足“能力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尤其针对女性教师,通过“心理加油站”活动(如压力管理工作坊),缓解焦虑,保持追求成就的积极状态。


四、案例共鸣:成就动机驱动成长的真实故事

沈玲群:我们新教师也说“最初只是想‘完成园长布置的教研任务’,但在记录‘和平桌’案例时,意外发现自己能提炼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文章被幼儿园表扬后,突然觉得‘研究’不是难事。”

张文:我们的职初教师陆亦婷感慨:“以前怕上公开课,后来设定‘每学期进步1个细节’的小目标,现在居然敢报名区级比赛了,这种‘一步步变好’的感觉特别踏实。”


首先,要以“问题提出→理论建构→实践探索→成果提炼→反思展望”为主线,突出研究闭环;其次,结题论证需要数据支撑:补充量化数据(如教师获奖率、资源库规模)与质性案例,增强成果可信度。最后,要让成果聚焦,区分“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凸显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如分层策略、资源库模板)。

物化成果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