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十四五”教育科学微型课题
课题名称:《基于幼儿园自然资源的班本课程开发研究》
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时思幼儿园 施诗
一、研究背景
1.教育政策的支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我们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这些教育政策从侧面体现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意义。
2.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精神的引领。
随着课程游戏化深入推进,我园已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以大自然为实践场, 以课程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为支点,幼儿园课程也更贴近儿童的心灵和生活。幼儿园中的自然资源也属于课程资源,通过梳理自然资源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实现自然教育的重要价值。
3.幼儿园课程的助力。
我园地处农村,户外场地宽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园部也正在开展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劳动实践场构建“乡韵田园”课程的实践研究》,有助于我们结合园部课程方向,以幼儿园自然资源为抓手,形成具有本园本班特色的班本课程体系。
二、待解决的问题
1.自然资源利用不充分。
2.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1)教师对自然资源缺乏相关认识
(2)教师指导幼儿能力有待提高
(3)教师缺乏课程意识
3.幼儿活动中自主探究能力提升不明显。
三、核心概念
1.自然资源:《辞海》中将自然资源界定为天然存在的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气候、水利、生物、海洋等资源。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本课题中的自然资源指的是幼儿园的水资源( 如小池塘、泥坑) 、植物资源( 如花、树、蔬菜、水生植物) 、动物资源( 如家畜、野生小动物) 、气候资源( 如雨、雾、风、雪);节气资源,我们将重点围绕自然资源中的植物资源如花、草、树、叶开展相关研究。
2.班本课程:也称班级本位课程,其实质是以班级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的决策过程,班级里的每一位小朋友都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本课题中的班本课程是指结合我园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幼儿园丰富的自然资源,根据幼儿兴趣生成独具特色的班本课程,使班级课程个性化、多样化, 更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大自然,更适应幼儿的未来发展。
3.基于幼儿园自然资源的班本课程研究:是以园内自然资源为研究点,通过计划、实施、反馈、调整等多个环节进行实践研究,生成具有班级特色的班本课程,形成帮助幼儿提升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要从本园、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计划并灵活执行。《纲要》指明班本课程的合理性,点明班本课程应基于本班幼儿兴趣和需要,师幼共建课程的特点。
朱春华在《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生发与实施》中认为,班本课程是根据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在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下围绕某个感兴趣的主题要点深入探究,最终发现知识,理解意义,建构认知微观课程组织形式。
濮悦在《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中的收获与反思》中认为,班本课程内容基于本班幼儿发展实际,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反映师幼之间真实的探究学习过程。
2.国外研究现状。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思想,他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归于自然”,他主张儿童应当尽可能多地接触自然,把大自然作为一个教育的场所,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节奏享受大自然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本性。
在“零课程”时期,北欧的丹麦强调传统户外活动,丹麦幼儿园每周都会进行户外体验课,重视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作用,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自然活动。
美国开展的SPARK项目,鼓励儿童进入自然,通过亲身观察与动手操作探索自然,真实地感受自然中的动植物,发现自然事物与生命、生活更紧密的关系,发现自然之美,加深对生命教育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五、理论支撑
1.《纲要》《指南》
2.《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
六、研究目标
1.引导幼儿善于发现幼儿园的自然资源,敢于尝试、乐于探索,发展其观察探索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抓住幼儿的兴趣,利用幼儿园自然资源,生成班级特色的班本课程。
3.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
七、研究内容与设计思路
1.研究对象。
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时思幼儿园2022级中一班全体幼儿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检索与搜寻“自然资源”“班本课程”“幼儿自主探究”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及实践的相关成果。
调查研究法:对幼儿园内的自然资源展开调查,了解园内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观察记录法:观察记录幼儿与自然资源互动的情况,分析资源的价值,了解幼儿的探究过程与需求,总结经验,思考支持策略。
行动研究法:结合幼儿园自然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发展幼儿合作分工完成任务的能力。
经验总结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出适宜开展的活动和教师指导策略,形成班本课程。
3.研究内容。
(1)筛选幼儿园自然资源,对资源进行价值分析。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园内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进行筛选,对资源的可利用价值进行分析,将资源与幼儿之间建立联系,对未来课程实施有效性进行预设。
(2)挖掘支持本班幼儿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
通过对幼儿自主探究行为表现的分析,归纳出幼儿自主探究行为较易发生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幼儿自主探究行为在内容、方法和程度上表现出的特点。
根据幼儿的探究特点,对幼儿自主探究行为提供显性支持包括环境创设、材料投入、时间和空间的支持,隐性支持包括教师对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关注和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3)具有班级特色的班本课程的研究。
灵活地利用幼儿园内的自然资源,根据幼儿兴趣生成班本课程,对主题课程中的内容进行补充、替换,使课程更适合班级幼儿,真正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4.研究思路。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施—反馈—调整”这一基本程序开展研究,其次利用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开展研究,试图以自然资源为切入口,梳理园内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挖掘支持本班幼儿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根据幼儿兴趣生成具有班级特色的班本课程,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整理思考,修改完善,进入下一轮循环的行动。
5.研究过程设计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4年2月至2024年3月)
通过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形成对研究现状的了解与分析。
1.通过文献法对自然资源、班本课程、幼儿自主探究等研究进行充分学习。
2.分析研究的重难点,制定研究方案,并进行修改完善。
3.筛选幼儿园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丰富《幼儿园自然资源利用一览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4年3月至2024年11月)
通过观察法、行动研究法,采用“计划——实施——反馈——调整”的过程进行组织与实施。
1.对幼儿园自然资源进行价值分析,将资源与幼儿之间建立联系,梳理出适宜幼儿开展的活动。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其中,观察幼儿与资源的互动情况,对幼儿自主探究行为提供支持策略。
3.利用园内自然资源,根据幼儿兴趣和实际探究情况生成班本课程,对主题课程中的内容进行补充、替换。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4年11月至2024年12月)
采用经验总结法,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加以总结。
1.整理各类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2.整合各阶段研究成果,撰写相关课程故事、案例、论文等。
八、预期研究成果
九、课题学期研究工作计划表
时间 |
活动主题 |
需要解决的问题 |
活动形式与内容 |
研究方法 |
预期成果 |
2024年2月 |
课题研究准备、文献研究 |
通过文献法,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 |
形式:学习研讨、搜集 内容:通过文献法对幼儿园自然资源、班本课程等方面进行学习,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 |
文献研究法 |
1.文献集 2.文献研究报告 |
2024年3月 |
开题论证 |
理清课题的脉络思路,明确研究方向。 |
形式:现场开题论证 内容:介绍课题研究方案;论证组提出课题修改意见及建议。 |
现场论证 |
1.形成开题报告修改稿 2.修订《课题研究月计划表》 |
2024年3月 |
幼儿园自然资源梳理 |
幼儿对幼儿园自然资源的认知与了解 |
对幼儿园自然资源开展调查,挖掘自然资源在中班年龄段中使用价值。 |
调查研究法 |
幼儿园自然资源价值使用一览表 |
2024年4月 |
中班幼儿自主探究水平现状研究 |
教师对幼儿自主探究水平现状了解。 |
.结合《指南》《纲要》对幼儿自主探究水平进行观察和记录。 |
观察记录法 调查研究法 |
幼儿自主探究水平研究报告 |
2024年4月 |
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策略研究 |
基于理论学习,拓展教师思路,了解多种有效策略 |
通过对“自然资源”“班本课程”“策略研究”等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梳理 |
文献研究法 |
梳理在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N条 |
2024年5月 |
挖掘有价值的自然资源进行课程预设与实施 |
基于春季自然资源,筛选幼儿园中适宜的自然资源开展课程活动。 |
1.结合自然资源利用一览表和幼儿兴趣经验,分析梳理适宜中班幼儿开展的课程内容。 2.选择部分自然资源开展相关课程活动。 |
行动研究法 观察记录法 |
1.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优化幼儿园自然资源利用一览表。 2.梳理以“春”为主题的中班班本课程。 |
2024年6月 |
幼儿园中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现状调查 |
结合调查,分析幼儿园中幼儿教师的课程意识发展水平 |
1.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教师对课程的了解,分析存在的问题。 2.通过对“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等文献进行检索、梳理,思考提升幼儿教师课程意识的方法。 |
调查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 |
1.梳理教师课程意识存在的问题。 2.提升幼儿教师课程意识有效策略。 |
2024年9月 |
幼儿学习故事分享 |
结合幼儿自主探究水平研究报告,分析幼儿自主探究水平的提升情况。 |
1.通过对比幼儿在班本课程开展前后的自主探究水平,总结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 2.结合观察记录分析幼儿教师的行为支持类型并进行评价。 |
行动研究法 观察记录法 |
1.促进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 2.幼儿教师行为支持类型与评价表。 |
2024年10月 |
幼儿园自然资源情况再梳理 |
围绕秋季节特征,对幼儿园自然资源情况进行梳理和扩充,并开展适宜的班本课程活动。 |
1.通过实地调研挖掘符合季节特征的幼儿园自然资源。 2.对自然资源进行讨论分析,预设、实施有价值且适宜幼儿开展的班本课程活动。 |
调查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
1.更新幼儿园自然资源利用一览表,并围绕大班年龄段开展研究。 2.梳理以“秋”为主题的大班班本课程 |
2024年11月 |
对前期实施的班本课程内容进行反馈、评价 |
结合现阶段开展的班本课程,在持续反馈中调整班本课程实施的路径。 |
1.交流前期班本课程实施的效果,讨论其中的问题和疑惑。 2.完善、优化班本课程内容。 |
经验总结法 |
1.班本课程研究报告。 2.幼儿观察记录 |
2024年12月 |
研究成果梳理 |
整合各阶段研究成果 |
通过梳理前期幼儿与教师发展情况,分析课程研究效果,完成结题汇报。 |
经验总结法 |
1.结题报告。 2.班本课程。 3.课题相关的案例、论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