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投入 材料在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在自然角中对动植物的认识,还是在建构游戏区中对游戏材料的摆弄,又或是在户外自由活动区对同一游戏动作的不断重复,幼儿自主探究都离不开材料的支持。尤其在建构游戏区,材料往往是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载体,幼儿是在对建构材料的不断摆弄中,经历着自主探究的行为,例如案例七中用子弹头建造“高楼大厦”。笔者通过对建构游戏区中幼儿行为的观察发现幼儿对这种低结构化的游戏材料兴趣很大,因他们可以利用这种低结构化的游戏材料制作自己想要的事物。其实,幼儿在建构游戏区发生的自主探究行为不只这一例,幼儿在建构游戏区还有很多自主探究的行为,仅以建造“高楼大厦”作为例子。这种低结构化的游戏材料给予幼儿更多创造的可能,激发幼儿创造的潜力,在这种创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持续探究的热情。 二、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 幼儿的自主探究过程得以持续有效进行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充足的时间支持,没有充足的时间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可能就此中断。例如案例三,在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幼儿多次持续地重复一种方法,当发现这种方法确实不能解决问题时,才会尝试别的办法,这种持续的探究过程需要时间的保证,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自主探究的方式和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如果在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中,没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很可能被终止。 三、灵活地把握时间 幼儿园对区角游戏时间的安排是固定的,游戏时间结束就要收拾材料也是幼儿养成的习惯,这种对时间的把握对于幼儿自主探究行为的产生是有意义的。在案例六中,当区角游戏时间结束,教师让幼儿收拾材料的时候,卡住的积木促使幼儿产生了探究行为。同样在在案例六中,游戏结束时,孩子们按照常规去做的时候所出现的突发情况之所以能够被注意和观察,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无论是教师还是研究者都能容易地捕捉这样的探究行为,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幼儿的自主探究中有效地引导。在这个区角游戏活动结束的时候,肖老师发现了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她并没有就此中断幼儿的自主探究的过程,而是改变了自己原有的内容安排,给幼儿自主探究过程延续了时间。肖老师这种对时间的灵活调整给予了幼儿自主探究行为时间上的保证。而这种在时间上所给予的保证对于幼儿的自主探究行为的顺利进行而言,也是最基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