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富开放的材料和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幼儿在集体教学背景下发挥科学探究自主性的有利条件 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就决定了幼儿科学的学习就必须通过操作各种具体的材料。对于幼儿来说,材料是引发他们探究的刺激物。因此,要促成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就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和支配材料的过程中,发现事物间的相互联系,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同时以相对开放的方式提供的材料让幼儿有了更大的自由选择、自由操作和自主发现的可能性。在本次研究中,两位合作教师十分注重材料的丰富性与呈现方式的开放性,始终关注幼儿的兴趣与意愿,为幼儿自主性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幼儿进行科学探究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安全的探究环境是幼儿自主探究和进行科学学习的前提。在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中幼儿有安全感,感受到被尊重、关心,能消除顾虑,集中精力,大胆尝试、探索、发现和创造,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的科学探究才能够自主而有深度。因此,尊重幼儿,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接纳他们的每一个观点甚至错误的认识,正确对待幼儿的“破坏性”行为,让幼儿发挥科学探究自主性。在教学活动中,两位合作教师一直注重满足幼儿心理上的安全需要,为幼儿在集体教学背景下的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三、集体教学背景下幼儿科学探究自主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给予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 集体教学背景下幼儿的科学探究不应该是教师统一要求的下机械式的操作验证过程,幼儿不应该是教师“权威”控制下的被动接受者。本研究主张释放幼儿独立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幼儿充分发挥科学探究自主性,自主解决自己遇到的探究问题。在本次研究开展的科学探究活动,教师不再事先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步骤,而是适时地给幼儿提供有意义的材料,支持、鼓励幼儿大胆猜想,猜测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设法验证。探究的每一次计划都是由幼儿自己设计,探究的每一步骤也是在自主思考下的尝试,他们在手脑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尊重,科学探究自主性得到发挥。集体教学背景下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验证自己的设想是否与事实一致,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获取科学经验。在活动中幼儿开始把自己看成是有思想和能根据自己的思想来行动的人,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能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不再一味地依附于教师,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和科学探究的自主性得到增强。因此集体教学背景下幼儿科学探究自主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给予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留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