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
 首页 | 中心管理 | 新闻速览 | 党团工会 | 科研管理 | 园所管理 | 教师团队 | 安全校园 | 教育督导 
 
 首页 
 中心管理 
 新闻速览 
 党团工会 
 科研管理 
 园所管理 
 教师团队 
 安全校园 
 教育督导 
 
  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管理>>课题管理>>在研课题>>太仓市级课题>>施诗 基于幼儿园自然资源的班本课程开发研究>>学习资料>>正文
 
12月学习档案
2024-10-07 14:59  

2024 2025 学年第 学期

内容

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质量的提升策略研究

时间

2024.12

形式

自主阅读

一、以幼儿兴趣为基础,合理设置班本课程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幼儿能力发展、学习习惯养成皆源于幼儿的兴趣。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发中,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仅是促使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更是促使幼儿长时间专注于活动的基本保证。基于幼儿的年龄阶段及学习特点,教师可将幼儿的兴趣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科学合理地设置班本课程,让教学活动充分激发本班幼儿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进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让幼儿园班本课程更贴合幼儿的兴趣及发展需求。在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置中,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围绕幼儿的兴趣设计主题活动,做好课程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师在设计班本程前,应当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留心幼儿讨论的话题、游戏的内容,以此为依据确定班本课程的主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在实际班本课程教学中评价活动开展效果,基于幼儿兴趣的变化,及时对课程活动进行调整。其次,教师要保证课程活动的内容及形式符合幼儿的兴趣。班本课程通常包含实践操作活动。基于班本课程的特点,教师要保证课程内容难度适中且具有针对性,确保幼儿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或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以进一步提升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探究兴趣。常见的活动形式有游戏、表演、社会实践等能让班本课程充满趣味性、探究性,以满足幼儿的要求及期待。将幼儿的兴趣作为幼儿园班本课程实施的基础,是保证课程教育质量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注重创设有利于激发幼儿兴趣的课程活动,让教育工作契合幼儿的发展规律。

二、以幼儿需求为抓手,提高班本课程质量

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基于幼儿的发展需求,设计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特色课程活动。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从幼儿的特点、活动需求出发,并将其视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围绕幼儿需求及习惯开展课程活动,以实现幼儿成长,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教学目的和活动目标的落实。例如,教师通过对幼儿日常行为的观察,发现班级中部分幼儿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意识薄弱且礼貌方面有待提升。在了解了幼儿存在的问题后,教师将“生活习惯养成”作为班本课程的主题,以使幼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班本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借助短视频、动画展开讲解,让幼儿了解正确的社交方式,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发挥班本课程的教育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还将班本课程融入幼儿区域游戏活动及主题活动中,以角色表演、社区模拟、常规竞赛等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让幼儿在趣味活动中有效运用所学课程内容,形成正确的习惯,提升班本课程实施效果。

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自然资源贴近幼儿生活,它们吸引着幼儿进行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课程开展前,我们不仅要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还要对幼儿感兴趣的自然资源与内容进行调查,从中选择适宜的课程主题。当春天来临时,孩子们喜欢观察幼儿园各种各样的花,那么我们可以围绕“花”进行研究,开展接下来的班本课程。不同年龄特点的幼儿对于花有着不同的研究重点。小、中班幼儿更关注花的外形特点和生长变化,更着重探究不同种类花朵的区别,而大班幼儿则更关注花的习性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例如凤仙花的种子在外壳爆炸弹出更易传播和存活。在课程行进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及时对当前课程的目标、过程、资源使用及幼儿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不断调整,以保证课程内容能不断促进每一名幼儿获得进步与成长。

记录人:施诗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