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
 首页 | 中心管理 | 新闻速览 | 党团工会 | 科研管理 | 园所管理 | 教师团队 | 安全校园 | 教育督导 
 
 首页 
 中心管理 
 新闻速览 
 党团工会 
 科研管理 
 园所管理 
 教师团队 
 安全校园 
 教育督导 
 
  研讨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管理>>课题管理>>在研课题>>太仓市级课题>>周雅清 朱琴红 “在地”视域下依托资源清单多维建构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正文
 
2025.6研讨活动:班本课程故事发布会——依托“在地资源”多维建构课程的探索实践
2025-06-20 12:28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在地”视域下依托资源清单多维建构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一般规划课题

立项编号

L2024064

出席对象

课题主持人及子课题负责人

地点

新城幼儿园会议室

时间

2025618

研究主题

班本课程故事发布会——依托“在地资源”多维建构课程的探索实践

所要解决问题

⒈在依托在地资源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系统建构班本课程,确保课程的连贯性、层次性与完整性,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机融合。

⒉教师对依托在地资源开发班本课程的理念理解不足,实践经验欠缺,通过经验分享、案例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

 

 

 

 

 

 

 

 

 

 

 

 

 

 

 

 

 

㈠理论学习《以资源地图与材料清单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课题主持人领学文章《以资源地图与材料清单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周:资源清单能够更好地梳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实现从课程资源到儿童经验的指引;对于幼儿而言,资源地图和材料清单能够支持他们有目的地去探索,更能借助各种材料大胆验证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理论沙龙:如何依托资源清单多维建构班本课程?

朱:筛选资源时,应以幼儿生活经验为核心,聚焦本地特色资源或是生活中幼儿易接触的资源,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兴趣,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张:课程内容游戏化是关键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资源探究的魅力,同时提升表达和创作能力。

宋:课程实施要多创造实地体验机会在直观感受中认识自然与社会资源,培养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陆:过程性评价对幼儿成长至关重要。用成长档案记录幼儿在资源课程中的参与度、作品成果、情感变化等,定期与家长分享,共同见证幼儿点滴进步,为后续课程优化提供依据。

在地资源视角下班本课程故事分享

各班分享本学期依托资源生成的班本课程故事并进行点评交流。

分享重点:

⑴资源利用的思考

⑵课程的实施路径策略以及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⑶彰显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思考

点评要点:

⑴资源的利用和有效性如何?

⑵提出优化方向与建议。

大三班薛聪:“画”里有话

⒈缘起:从绘本中蚯蚓的日记引起,对记日记有兴趣,有愿望。

⒉价值:以日记为载体

⒊目标:记日记的方法、各种符号进行记录、乐于分享日记、做好入学准备。

⒋资源:工具、经验、环境、材料。

⒌实施:什么是日记(对于日记的经验)、日记的初体验(与自然角观察记录的相同和不同)、日记分享会(集体和小组)、不同记录方式(多宫格记录、箭头记录、你画我猜)、日记封面设计。

⒍反思:更关注幼儿的技能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整个活动中利用多形式表达内心想法,幼儿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

点评:

袁优优:对日记有更深的了解,大班的前书写内容通过日记的形式是非常好的,激发带动全班的方式。在大班时候日记四要素也需要教师的引领。

 

大四班顾喜婷:一起走过的三年

⒈缘起:临近最后一月,对“分别”“毕业”话题与日俱增。

⒉目标:通过追溯、交谈、记录、寻访等回顾一起度过的三年;有计划地实现毕业心愿;感知成长力量,用多种方式表达感恩。

⒊实施:我们的变化;生活的点滴;我想做的事;我想收藏的;我想表达的。

⒋反思:深度激发的情感、不断升华的自我认知和表达。

点评:

薛聪:小中大的相册直观地让幼儿看到自己的外在变化,到内在变化,从学校资源到家长资源,是一个较好的家园共育。

 

小五班方琦:从绕毛线到非遗缠花

⒈缘起:从哪吒发簪引发。

⒉资源:实物资源、工具资源、人力资源

⒊实施:解构发簪(发现结构)、缠绕毛线、失败的经验、材料的变化(金属骨架到扭扭棒)、成功的经验。

⒋反思:科学探究和创新思维。科学的观察和表征。

点评:

吴怡玮:从生活中观察和发现,由毛线到扭扭棒,形成了学习的闭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动手能力和经验也得到了提升。

 

大一班吴怡玮:大话西游之三打白骨精

⒈缘起:从西游记兴趣而来,不满足皮影人偶表现故事情节,开启表演的浪潮。

⒉目标:深入不同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同伴分工合作;集体中大胆表演和介绍。

⒊资源:文本资源、材料资源、家长资源(绘本)、过程性资源

⒋实施:表演皮影戏、发现问题、制作金箍棒、材料道具的需要、收集自制表演素材、排练阶段(三次)

⒌反思:五大领域的发展、表演的热情、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评:

董红军:从皮影戏表演开始,挖掘更多的表现形式,突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过程中幼儿具有参与的积极性。

 

中二班邵阳阳:蚂蚁王国探秘

活动1:蚂蚁喜爱的食物大调查

活动2:认识小蚂蚁(科学)

活动3:小蚂蚁的生日会(语言、科学)

活动4:蚂蚁的家(科学)

课程反思:

课程强调户外观察,让幼儿在真实的环境中去发现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如在“蚂蚁大发现”活动中,幼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记录下自己的发现,这种亲身体验远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深刻。同时,室内的模拟活动和手工创作等实践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蚂蚁的认识,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点评:

秦娇娇:课程吸引孩子的兴趣,作为老师,关注孩子的兴趣点,让课程火起来,从偶然的发现,到发现蚂蚁的秘密,从猜测到观察实践,直接感知,利用多种资源,建议孩子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实践方式也可以用于其他的虫子的探究。

 

中四班秦娇娇:你好,AI朋友!课程实施

㈠你好,AI朋友——语音对话初体验

㈡你好,AI朋友!——寻找生活中的AI

㈢你好,AI朋友——智启生活, AI赋能

㈣你好,AI朋友——“为什么你有时候不听话?”

课程反思:

在这次《你好,AI朋友》课程之旅中,我们一同见证了科技的神奇与魅力。从最初对智能概念的懵懂,到如今能和AI产品精准互动和思考。这一路,有遇到问题时的困惑,更有解决难题后的欢呼雀跃;有独自思考的专注,更有团队协作的默契配合。现今AI的大门已经向孩子们敞开,愿孩子们带着这份热爱与执着继续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用科技改变生活,用创新塑造世界。课程虽已结束,但孩子们在科技道路上的征程,才刚刚起步!

点评:

陆春艳: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通过调查身边的资源,了解各种设备,帮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符合新时代的潮流,给孩子种下一颗科技的种子,让孩子关注身边的科技,以及如何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不局限现在的电脑电视,值得我学习。

主持人小结:大家的课程故事都提到了资源,资源不只有物质资源,经验和环境都可以用到资源。核心关注点:是否有故事性、逻辑是否清晰、是否具有真实性、是否具有探究性、是否有反思性。后期对于环境环境的呈现、区域中的呈现也要有所呈现。

 

课程故事本质是教育实践叙事,是以小见大、发人深省的课程实践、真实。将客观事实呈现、主观感受体验和理性观点阐释融为一体的教育经验发现过程。需要对一条主线进行深挖、探索,记录详略得当。一个好的出发点很重要。课程故事的评价关注点:真实性(源于幼儿兴趣与需要)、探究性(体现深度学习轨迹)、反思性(教师对教育行为的剖析与思考)、故事性(逻辑清晰,生动呈现)。

 

物化成果

⒈依托在地资源生成的班本课程故事24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