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
 首页 | 中心管理 | 新闻速览 | 党团工会 | 科研管理 | 园所管理 | 教师团队 | 安全校园 | 教育督导 
 
 首页 
 中心管理 
 新闻速览 
 党团工会 
 科研管理 
 园所管理 
 教师团队 
 安全校园 
 教育督导 
 
  研讨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管理>>课题管理>>在研课题>>太仓市级课题>>朱叶倩 生活教育背景下以管理员活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正文
 
生活教育背景下以管理员活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9月研讨)
2025-09-30 16:04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生活教育背景下以管理员活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微型

立项编号

W2024057

出席对象

中班单周组教师

地点

中班办公室

时间

2025923

研究主题

个性化支持与深度实践

所要解决问题

幼儿能力差异大,加强幼儿参与度

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差异教学法

 

 

 

 

 

 

朱叶倩:当前班级中部分幼儿表现积极、思维活跃,能快速完成任务;但也有部分幼儿反应较慢、注意力分散或缺乏自信,导致活动参与度不高。如何在统一教学目标下,兼顾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实现“因材施教”,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差异化设置“班级管理员”角色

钱蕴芳:根据幼儿的性格和能力特点,设立多样化的管理岗位,如“图书小管家”、“材料分发员”、“秩序小卫士”、“情绪观察员”等,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责。

陈舫:可将管理员角色分为“基础岗”与“挑战岗”。例如,“材料分发员”为基础岗,适合内向但细心的孩子;“小组长”为挑战岗,需组织协调能力,适合外向且有领导力的孩子。

陈云娥:角色应定期轮换,并结合观察记录进行动态调整,避免标签化。同时可通过“管理员日记”鼓励幼儿自我反思。

2.教师一对一指导策略

朱叶倩:在区域活动和自由游戏时段,每天安排固定时间对3-4名幼儿进行一对一陪伴式指导。重点观察其行为模式、兴趣点及困难所在,给予针对性反馈。

陈云娥:采用“三分钟聚焦法”——每次专注观察一名幼儿3分钟,不做干预,仅做记录,后续再进行互动引导,有助于更真实地了解幼儿状态。

陈舫:建立“成长伙伴制”,即一名教师固定跟踪一名特殊需求幼儿,持续一个月形成个案分析报告,便于家园沟通与教学调整。

3. 个案分析撰写规范

统一模板包括: 幼儿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性格倾向)观察情境与时间具体行为描述(非评价性语言)分析与归因(结合发展理论)支持策略(短期+长期)

每月提交一份高质量个案分析,由教研组集体审议,优秀案例纳入园本资源库。

 

 

 

 

深化了对“个性化支持”的理解,教师们认识到幼儿发展存在显著个体差异,统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所有幼儿的需求。通过差异化角色设置和个别化指导,能够更有效地促进每位幼儿的主动参与能力提升。明确了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路径,通过设立多样化的“班级管理员”岗位(如图书小管家、情绪观察员等),让不同性格与能力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将岗位分为“基础岗”与“挑战岗”,实现分层支持,兼顾发展起点不同的幼儿。

物化成果

统一模板确保记录的专业性与可操作性,便于后续教研交流、家园沟通及教育策略调整。

 

 

附件【附件4 课题研究记录表(9月).docx已下载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