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
 首页 | 中心管理 | 新闻速览 | 党团工会 | 科研管理 | 园所管理 | 教师团队 | 安全校园 | 教育督导 
 
 首页 
 中心管理 
 新闻速览 
 党团工会 
 科研管理 
 园所管理 
 教师团队 
 安全校园 
 教育督导 
 
  研讨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科研管理>>课题管理>>在研课题>>太仓市级课题>>曹杰 张英杰—指向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题建构游戏开发的实践研究>>研讨活动>>正文
 
2023.11.7研讨活动:聚焦主题建构游戏,创设班级主题建构场
2023-11-16 15:46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指向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题建构游戏开发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规划课题(一般)

立项编号

L****2074

出席对象

课题主持人、新城全体教师

 

地点

多功能室

时间

2023117

研究主题

研讨活动:深入班级主题建构场,聚焦问题再改造

所要解决问题

⒈通过理论学习、优秀经验共享进一步丰富教师对于主题建构场认知以及创设的经验。

⒉深入班级的主题建构场,看现状、找问题、寻优化,通过研讨梳理出可行策略并落实到各班的实践中去。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观察法

 

 

 

 

 

 

 

 

 

 

周雅清:在上一次的研修中我们提出了“班级主题建构场”这一全新的名词,并且通过自下而上共同探讨的形式提炼了建构场的概念及关键要素。在日常的调研中也能看到各班创设的过程,那么创设的主题建构场能否促进幼儿经验的生长?环境打造、材料投放方面是否符合当下年龄段特点?针对以上问题,今天我们将开展以“深入班级主题建构场,聚焦问题再改造”为主题的园本研修活动。

周雅清:一起回顾,第一次专题研修的研修成果,对班级主题场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以关键词的形式进行了补充。主题建构场的要素、班级主题场的规划。

周雅:和老师们一起学习两篇文章,重点研学的是:《提升幼儿园建构游戏质量的策略》,我们先一起过一遍,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思考:文章中你看到了什么?哪些是可以运用到实践当中的?

立体式路径设计,综合考量游戏时间、空间、材料和组织,提出自由建构、情境建构、主题建构三个组织路径。

聚焦式环境规划、进阶式策略支持。

吴怡玮:材料的提供对幼儿的游戏有很大的作用,文章中提到了主体材料区、辅助材料加油站。班级中可以运用到主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地方。

顾智恒:进阶式策略支持,为建构游戏助力,幼儿需要先了解材料的特性,引发幼儿的建构兴趣。

张英杰:三个区材料区建构区展示区,文章中的词汇非常高大上。

黄闵涓:在立体式路径设计,提出三个组织路径,结合起来可以提供给孩子更多的方式来引发孩子的建构,更像是多层次的一种支架,根据孩子的不同水平发展,帮助孩子去建构。

王叶:文中的作品展示是非常丰富的,之前可能更多展示在墙面上,比较单一,充分运用了架子、展示柜、展示贴等等,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激励,可以学习运用。

主持人:重点在于路径设计和环境规划、策略支持,平时我们也在重点去做的,怎么把经验提炼出来,去辐射出来。有选择性的、适宜的去融合在我们的实践中。

对主题建构场的规划以及创设初期做一个回顾,分享日常调研班级建构场的情况。

通过图片回顾每班建构场创设情况。

经验分享:

中六:收纳用到了空床,第一层放重的积木,上面是小型积木,需要的时候自己搬出来,边上还有一个各种材料的资源收纳。幼儿一起讨论确定主题:未来城市,第一次幼儿设计了未来城市,展示在墙面上,设计中用到了比较多的管道,后期利用家长资源收集了管道、灯泡、光盘等,请家长和孩子用成长档案设计出作品。主题背景板是幼儿自己画的宇宙为主的风格,进门口有一块作为桌面建构,用到了一些辅助作品材料,结合主题建构场的主题进行展示,后期继续丰富建构作品。

主持人:中六的环境调整很大,呈现出很多可供展示的区域(墙面、地面),联动了家长资源,家长、孩子,加上老师呈现出了这个主题建构场。

小四:自然角和建构场联系起来,把自然角的花架挪走,把主题建构场的空间扩大。主题是纸箱建构,墙面上用纸板做了装饰,塑料积木搭建的作品呈现在纸箱上,收纳也运用到了纸箱。运用家长资源收集大大小小的纸盒,鼓励幼儿用纸盒、清水积木、其他辅助材料进行结合,观察幼儿的搭建情况。

大五:扩大了原有场地,便于作品的保留和幼儿的建构。更换了篮筐,原来的篮筐大、深,不利于幼儿拿取和整理。环境背景是幼儿自己商量的,在《中国娃》主题下,幼儿对中国的建筑很感兴趣,于是一起设计了这次的背景,还有立体的创作。还收集了很多纸板等低结构材料作为辅助材料,利用雪花片自己搭建辅助材料美化主题建构场。提供了画架,便于幼儿在建构时做计划,下面还放了建构的书籍,便于幼儿随时翻阅。

通过阅读绘本《颠倒看世界》, 给了幼儿很多奇思妙想,预设可能是教室里的作品完成后投放在主题建构场中,从现实中的兴趣慢慢的进行设计和创想。

主持人:画架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不占地方,幼儿能够看着计划去搭建。倒着的房子,提供镜子,用各种材料、彩虹玻璃积木等,让幼儿进行感受探索,这个点是值得继续研究的。

中三:材料进行归纳,用书柜放较大的材料,右边放小材料,辅助材料:交通标志、马路、小花,主题是《马路边》,结合《多彩的秋天》主题,用树叶进行环境的丰富。有停车场、墙面上有一个大的标志,比较明确的让幼儿感受到这是有关于交通、马路的建构,创设氛围感。

主持人:材料是非常容易收集到的,只要花一点小心思,孩子们的兴趣、收纳整理的意识都会增强。

主持人:通过四个班级的分享,解决了一个问题,包括主题从哪里来:材料的主题、搭建内容的主题、情境的主题。通过材料、环境、教师采取的策略,促进孩子经验的生长,利用家长资源等等,进行了思考和再运用。大家的思考和感触,结合接下来的实操去做。

随机选定三个班级作为研讨对象,将现场教师分为三组,分析该班级的主题建构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优化路径。

研讨重点:创设的主题建构场能否促进幼儿经验的生长?环境打造、材料投放方面是否符合当下年龄段特点?

存在的问题、可优化路径,把策略和建议落地。

主持人:结合研讨重点和框架进行分享

大一:针对大一班的班级建构场,幼儿在游戏中建构技能提升、建构兴趣浓烈、尝试利用多种材料,所以创设的主题建构场能促进幼儿经验的生长。创设主题是:森林动物,环境中加入了树木、云朵、草地、马路、小屋、藤蔓、(小角落的利用)。不同位置的搭建:墙面、小屋、地面。材料投放:清水积木、区域中的建构材料。优化建议:提供作品册(幼儿可以参考);辅助材料加入自然材料;加入设计区(幼儿做计划)。

大三:1.幼儿选择的自主性、游戏材料的丰富性、促进幼儿社交能力(三个班幼儿联动)、沟通能力、协商能力等;空间充足。2.环境打造:空间大、材料丰富、三班联动。3.可优化路径:空间布局平铺面积过大,优化收纳方法、扩大建构面积;提供自制区域,幼儿根据当下建构主题,增设辅助材料。

中五:中五班主题:我们的城市。问题:材料品种多、体积小、积木数量少,氛围感不强。优化:辅助材料做大(人、树...);与幼儿谈话:需要什么(空中飞机、星星...);城市背景板(平面+立体);与区域联动。

主持人:从研讨分享中,老师们除了关注自身对幼儿对场地的支持之外,还关注到了幼儿的主体性,创设环境时把孩子的作品、孩子的经验放进去,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研讨的过程中也是对教师自身创设主题建构场能力的提升。

后续推进:

⒈研讨到的根据研讨成果再次优化班级的主题建构场并引导幼儿开展游戏。其他班级寻找共性问题,进行修改调整。

⒉从第11周起每周每班分享一个孩子的建构“哇”时刻或者教师发现的“咦”时刻,呈现在建构场环境中,园部将各年级组分享的建构“哇”时刻梳理成册。

3.材料和环境打造方面,接下来进入现场,观察游戏的孩子的现状,进行研讨推进。


物化成果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太仓市港城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