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题:研修背景介绍及成果回顾 ㈠主持人介绍本次研修活动背景并共同回顾前阶段研究成果 “为什么要观察?” “观察怎样变得有意义?”等问题,对“观察”达成共识。 二、共享:分享组内文献检索梳理的成果 ㈠各年级组代表分享:前阶段组内对建构场观察要素进行文献检索并提炼的指标和指导建议。(每人交流时间的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 ⒈小班组(王叶)——建构场特有观察要素(详见表格) 建构场→其他区角 区角联动情况: 美工区、益智区、语言区、自然角 其他区角→建构场 建构场的小分区 欣赏区(建筑物照片、同伴建构作品等,供幼儿进行学习和分享;观察他人作品,激发灵感) 计划区(计划讨论 计划制定 其他活动) 建构区(实际建构发生的地方) 展示区(展示作品 分享和评价) 材料区(材料多样性和适宜性) 建构场作品呈现方式 材料利用情况(主材料、辅助材料) 材料选择 辅助材料共享 以物代物 ⒉中班组(戴静波)——幼儿建构基本技能(表格以排列组合为例) 排列组合(平铺、延长、围合、间隔排列、对称、围合、加宽)、堆积(堆放、架空、空心搭层、单维垒高、二维垒高、实心搭层、砌墙)、组合 ⒊大班组(顾晓静)——建构场幼儿学习品质发展 问题解决、想象/创造力、探究能力、坚持性、计划性、合作能力。 三、共研:对建构场观察指导手册进一步优化 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小组研讨,分块面优化指标及支持策略 研讨要求: ①修改的标红 ②指标和建议需要具象化,辅以实例更佳 ③查找相关文献,丰富手册内容,关注建构场的特有性 ㈠小班:幼儿建构基本技能 发展与指导建议更加细化(详见表格标蓝部分) 排列组合和组合两个维度进行了一些调整。 中 ㈡ ㈡中班:建构场幼儿学习品质发展 发展与指导建议更加细化(详见表格标红部分) 坚持性中更加关注幼儿游戏的持续度 ㈢大班:建构场特有观察要素 欣赏区和展示区可以结合起来,欣赏区不单是欣赏成熟作品,也可以是同伴已完成的作品 建构区:建构空间一项可以去除,我们最常进行建构的区域多为班级建构场,空间大小其实是相似的。 建构区和材料利用情况可以将两张表格融合在一起,因为材料的使用观察也是在建构过程中进行观察的。 四、教研评价 ㈠部分教师结合以下话题现场分享教研感悟(二选一) ⒈通过本次研修,你对建构场游戏观察有了哪些进一步了解? ⒉本次教研活动哪个活动提升了自己的素养,主要感悟是什么? ㈡其余参加活动的教师扫码填写本次教研评价。 五、后续推进 借助“建构场观察指导手册”开展实地观察与指导,反推量表的适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