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研修背景 主持人:今天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围绕教研组学期计划,和老师们共同进行探讨完善,为本学期教研活动奠定良好基础。以及在上学期教研A组创设的“建构超市”的基础上,本学期以“资源清单”为抓手,推进建构超市的建设,让幼儿在于资源的互动中,真正发挥建构超市的价值,开发多元主题建构游戏。 二、介绍并解读本学期专题研究主题《依托资源清单,开发多元主题建构游戏》。 主持人:本学期的教研大概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需要成立资源小组,丰富建构超市的材料,共建可用资源清单。第二阶段是材料的收集与投放,幼儿进行主题式的建构游戏,共同梳理“主题式建构超市清单”。第三阶段是利用资源清单进行资源异构,让材料在幼儿活动中得到延伸。最后阶段我们将幼建构活动形成案例,梳理建构超市成果清单。 三、理论学习,分享关键信息。 主持人:教研活动前我大家自学了一些有关建构材料投放的理论文章,同时我们也在线填写了“建构超市资源清单”,我在表格上对这些资源简单进行了大的分类,大家在学习文章以后,我们一起来思考两个问题。 思考: 1.在理论学习后,你认为什么样的材料适宜记录到建构超市的清单上? 材料的投放应遵循多样性、开放性、层次性、辅助性和适宜性五项原则 2.资源清单上的内容设计与体现。(材料特征、可玩性、年龄段...) 主持人:现有的这一份资源清单上,呈现了材料的类别、材料名称、材料特征以及玩法、材料的数量等等,大家可以发表一下对这份清单的看法, 有没有需要调整或者扩充的部分。以活动材料为视角的要素:材料的指向性、材料的趣味性、材料的挑战性、材料的层次性。 四、成立资源小组:材料的收集与资源超市的管理、资源清单的整理与更新。 主持人:接下来为了有效进行分工合作,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我设想成立三个资源小组,分别是: 材料收集组:主要负责材料收集的分工与跟进。 资源超市管理组:主要负责师幼对资源超市的使用上的管理。 文本整理组:主要负责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更新。 主持人:大班孩子的建构能力较强,有较强的计划性和持续性,我觉得在资源超市管理这一块,可以交给大班老师和幼儿负责;中班老师负责材料的收集,小班的老师就负责文本内容的梳理和更新,具体的事情我们还是一起做的,分组主要是让大家都参与分工和统筹,每个组有一定的任务性。 主持人:刚才我们分享了对材料适宜性的看法,接下来我们再来回看这份“建构超市资源清单”。大家一起看一下这些材料收集哪些,怎么收集,每个班利用周末时间进行材料的收集,下周我们挑一个时间集中进行材料的整理、摆放。 五、调整完善“建构超市资源清单”。 根据研讨出的“建构超市资源清单1.0”各班进行材料的收集,丰富建构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