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组交流“主题式建构超市清单” 1.教师分组分享“主题式建构超市清单”。 2.围绕一个主题详细分析,活动开展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 组1 亮点 1.比较能使用低结构材料,情境性强,能自由选择。 2.能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宜建构技能拼搭。 3.在建构过程中调试不同材料,确定适宜材料进行创设。 4.在建构前走交流讨论和观察材料过程,为建构做准备。 不足 1.小中大建构作品的成果差异不大,没有明显年龄特点体现。 2.使用到的辅助材料不多。 3.运用建构技能少,游戏持续性不足。 组2 亮点: 1.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2.空间使用率高。 3.前期经验充足。 4.有幼儿的自我反思。 5.教师引导比较适宜。 6.教师平行游戏。 不足 1.中大班没有设计图纸和计划。 2.建构技能简单。 3.材料数量,种类不够充足。 二、梳理调整策略。 可以结合《主题建构场观察指导手册2.0》,从材料准备、教师指导、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等方面提出调整策略。 组1:改进策略 1.材料准备 根据幼儿兴趣和主题及时增置和减少材料。 材料放置便于幼儿拿取。 2.教师指导 提供环境支持,教师启发式提问参与到游戏中。 3.幼儿发展 优化建构游戏分享环节,遇到问题一同解决。 提前做好游戏计划,做好经验铺垫。对主题有持续性。 组2:改进策略 1.做好前期经验的准备。 2.学习建构技能。 3.增加材料的数量,丰富种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