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中分享整合问题与案例 活动伊始,各位教师依次分享了在建构游戏资源与课程整合中发现的系统性问题及相关案例。有教师提到,在资源方面,建构材料的分类杂乱无章,常常出现需要某类材料时难以快速找到的情况,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在与课程结合上,部分建构游戏的目标与课程目标存在脱节,使得游戏未能很好地服务于课程教学。也有教师分享了成功案例,如某位教师尝试将建构材料按主题进行整理,在开展 “城市建筑” 主题课程时,能迅速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建筑材料,让建构游戏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幼儿参与度极高。在分享过程中,教师们纷纷表示,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缺乏对资源和课程整合的系统规划,而成功案例则让大家看到了系统化整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二、分组研讨系统化整合方法 教师们分成三组进行研讨。第一组重点探讨资源的系统性梳理,认为可以建立建构游戏资源数据库,对材料的种类、数量、适用年龄段及对应课程主题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方便查询和管理;第二组围绕课程与游戏的系统性衔接展开讨论,提出在课程设计初期就应融入建构游戏元素,让游戏目标与课程目标同步制定,确保两者方向一致;第三组则从教师指导角度出发,觉得教师需要提升自身对资源与课程整合的认知和能力,在游戏过程中能及时引导幼儿将课程所学运用到建构中。各组代表发言时,其他教师认真倾听并提出补充意见,现场研讨氛围热烈。 三、梳理系统化整合策略 结合各组的研讨结果和《主题建构场观察指导手册 2.0》,教师们共同梳理策略。在资源管理体系构建上,决定按照上述数据库的思路,安排专人负责资源的更新与维护;在课程目标与游戏目标匹配方面,明确在每个主题课程规划时,同步制定对应的建构游戏目标,使两者相互呼应;教师指导策略上,确定定期开展相关培训,提升教师的整合指导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在游戏中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幼儿表现及时调整指导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