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教师们的课程意识存在哪些问题?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根据幼儿园教师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从幼儿教师对课程意识的认识和幼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进行调查与分析。 1.幼儿教师对课程意识的认识。 在对幼儿教师回答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后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对课程意识的理解施比较单一、片面的,更侧重于发现幼儿的问题和现有资源这方面。课程意识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幼儿的课程意识,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反思、文化建设几方面进行。 2.幼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 研究发现,园中的幼儿教师具有比较完善的课程资源意识,他们不会把资源局限在书本中,而是能在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挖掘身边有效的课程资源例如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家长资源、环境资源等。其中自然资源时最受教师欢迎与肯定的,因此我们可以鼓励幼儿教师对园内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促进幼儿多方面的成长进步。 3.幼儿教师课程意识薄弱的原因。 幼儿教师课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包括科学素养的缺失、参与课程建设能力的匮乏、课程设计自主权的丧失,以及专业自主意识的缺乏。 科学素养的缺失:幼儿教师在校期间的知识学习不足,导致职后知识储备量少,无法运用科学原理和正确的方法解决和处理问题。这包括科学知识的匮乏、没有正确的科学方法、组织活动经验不足、教学内容脱离生活,以及缺乏创新精神。 参与课程建设能力的匮乏: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目标与相关要求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课程开发的相关知识与理论,以及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合作共同完成课程建设任务的能力。 课程设计自主权的丧失:在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或多或少地丧失了课程设计自主权,如依赖集体备课、现成的“教师用书”和统一的作息时间表等,导致教师不自觉地丧失了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特点的教学策略的权利。 二、通过班本课程实践我们的课程意识有哪些变化?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提升我们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 1.通过多种培训活动,加强教师课程理论学习。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园部幼儿教师对课程意识的理解施比较单一、片面的,而课程意识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幼儿对课程意识的困惑和不足开展相应的讲座培训活动,并通过书籍、视频实地调研等形式加强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课程意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教室自身的课程理念和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优化,符合现实的需要,所以教师也需要在理论学习后通过接下来的课程实践来调整自己的课程意识架构。 2.进行课程审议探讨,提高教师反思实践能力。 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教师也需要在课程开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反思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在组内、园部的课程审议或是专题研修活动中和教师伙伴们对自己正在开展的班本课程进行全面的探讨交流,结合组内教师的指导建议对自己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制定新的课程方案并付诸实践,在循环往复中提高反思实践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班本课程实践中我们的课程意识变化。 虞永平教授指出:“一日生活皆课程,一日课程皆游戏。”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持续推进,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游戏在课程开展中的重要意义。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学会用趣味游戏的形式代替机械性训练,带领幼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进行学习,获得发展。同时,我们要密切关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支持他们主动探究,生成一系列具有特色的班本课程。石头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资源常常被我们忽视,但在孩子们的眼中,它们却成为了一颗颗神秘且珍贵的“宝石”。在中班课程故事《疯狂的石头》中,孩子们用铲子和沙漏等工具进行筛沙、挖宝活动,收获了无数颜色、形状各异的石头,这些石头深深吸引住了他们的目光,一次关于石头的探索之旅由此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