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良好的区域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中儿童主动学习及教师有效引导的前提。因此我们对数学区的空间布局、游戏材料的投放、墙面创设展开了理论学习及讨论。
首先,我们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的专注力不高、意志力不强、需求和问题较多,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经过学习与谈论,老师们进行总结:小班的数学区需要在较为封闭的空间里进行,也在教室布局中进行了实际的空间探索,将柜子与桌面进行合理的摆放与设计。
其次,我们了解到,数学区投放的操作材料应涵盖数的意义、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空间关系。数学区有学科性强,线索及层次清晰等特点,所以在游戏材料的摆放时也可以加以分类和区分。如:“数与数量关系”可以摆放在相同的柜子里、测量游戏可以摆放在相应的柜子中、空间感知也可以单独放在某个固定的数学区游戏活动架上。将数学核心经验分成三大块模板进行同时投放,也可以按照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循序渐进的材料投放,观察幼儿的游戏兴趣、游戏活动的开展与发展方向。
再者,我们对数学区为什么要进行墙面创设展开了讨论,对数学区的墙面创设经过分析、研究与讨论得出结论:可以增加墙面可操作的游戏、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采用正面激励的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材料,如测量游戏:自然角植物的生长、身高尺等。
经过本次活动的研讨,教师们对数学区的空间布局、游戏材料的选择与摆放、墙面环境的创设有了初步的了解,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